让大笑有力量,让喜剧有温度|对话马东

观众的快乐回来了

作者|肉松

对很多观众来说,为“逐梦亚军”“皓史成双”上头仿佛还是昨天的事,一眨眼,《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下文简称《二喜》)就掀开了帷幕。而真正发生在前天的,是《二喜》的初舞台排位赛的结束。

过去三周,随着这档节目的回归,观众的快乐回来了。第一赛段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有意思的作品:《排练疯云》《黑夜里的脆弱》《少爷和我》《男纸汉》《妈妈的味道》……而在它们背后,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变化。

除了第一季的sketch、漫才等,这个舞台上又有新的喜剧形式:黑场剧、偶剧;25支喜剧小队构建出的喜剧人图谱也更为层次丰富:曾做过洗澡堂老板的脱口秀演员、来自中戏偶剧系的毕业生、有十多年舞台经验的30+话剧女演员……

在这个过程中,《二喜》的豆瓣开分达到8.8分,超过了第一季从8.0一路上涨到8.5的成绩,数据表现也颇为亮眼。从这个维度来说,很多现象级IP都经历过的第二季瓶颈被突破了。


那么让人好奇的是,面对之前的成绩,制作团队是如何开启第二季的?为什么做出爆款的总是米未?

带着这些问题,娱乐资本论在米未的办公室见到了马东。他告诉我们,第一季结束后,团队用了很长的时间做复盘,大家经常在开会时哭成一片,“因为没想到做喜剧难度那么大,点灯熬油的,团队付出了极大的煎熬。”

但继续做下去是毫无纠结的事,释放了此前9个月累积下的疲惫与情绪后,他们又投入到第二季的筹备当中。马东回忆,“当时就在反复提‘空杯’,它是一种很难达到的状态。”站在制作团队的视角,他们不希望被第一季的框架及其取得的成绩所束缚。

与此同时,当然也不乏一贯的坚持。而在马东看来,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点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做有温度的喜剧,他肯定道,“没有温度的喜剧再厉害也不是我们的方向。”


大笑有力量

“这都超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范围了,应该去参加世界大赛。”看完一群00后的作品后,飞行会长那英不由感慨道。

除此之外,《二喜》让她觉得新鲜、没见过、好玩的时刻还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和此前一样,第二季也保持了喜剧形式的多样性。除了sketch、漫才、独角戏等,又有新的喜剧类型出现在这里。

这也是让马东及团队感到欣慰的地方,“我们还是看到了喜剧这件事,在共创逻辑下有种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觉。”

惊艳到那英及众人的《男纸汉》是一出偶剧,大家以往看到这个词,第一反应会想到套在手上表演的手偶,但中戏偶剧系老师解释,偶剧的真正魅力在于,把舞台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转化成有生命的角色。《男纸汉》的主要角色来自牛皮纸,而除此之外,任何一个东西、材料都可能经演员之手成为角色。


尽管第一季就有音乐剧相关作品,但《最好的房子》找到了更适合这个舞台的呈现方式,其作品风格被周可人和周仕麒两位演员命名为“Songketch”,即song和sketch的结合。


再比如第一期的《全民运动会》,在这个作品中,演员们不断上场又下场,每一幕的桥段之间没有任何关联,笑点来自于表演和旁白的反差。这种超短喜剧形式名为黑场剧,其特点是一次只制造一个包袱。

除了形式,内容的取材和表达也是决定作品质量的关键。

从观众的反馈来看,第二季在取材和表达离普通人更近了一步。回想第一季,节目中有不少作品都在关注生活的横截面,如《互联网体检》对应的视频网站付费,都是平常所见但未必有亲身体验过的现象。

而看第二季中的很多作品,观众都会产生一种“这不就是在演我”的感觉。

比如《排练疯云》,大部分人都不会经历视频排练这种极端的情况,但在当前时代,语音、视频等线上沟通方式成为常态,或多或少都被信号卡壳、中断折磨过;《黑夜里的脆弱》的设定则戳中打工人表面阳光、背地emo的微妙情绪与心态。

同时,也有不少作品击中了更普世的情感共鸣。一个侧面证明是,不再只有于和伟容易被感动落泪,其他会长也更多地使用“笑中带泪”这个词。比如《妈妈的味道》,以一家名为“妈妈的味道”的餐馆为背景,只讲了点菜这一件小事,但借用顾客、服务员和经理的角色,还原了女儿、妈妈和姥姥的关系与日常状态。

看完第一赛段的所有作品,不难理解节目海报上的几个字,在会长们的笑脸旁写着:大笑有力量。但为了实现这一点,又存在观众无法想象的难题。


先空杯再出发

在第一季开始前,米未就确定了至少做三年的目标。第一季还在播出时,从第3期开始,导演组在节目开头插入了第二季的招募信息。

对制作团队来说,问题在于怎么做。尤其是当第一季的口碑与热度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如何保持水准、甚至更上一层楼成为关键,同时也是外界所期待的。过去大半年里,观众一直催更心切,业内的呼声同样强烈,小娱注意到,在不久前的爱奇艺悦享会上,当米未联合创始人、CMO刘煦上台推介《二喜》时,现场爆发出几乎是当天最热烈的掌声。

而熟悉综艺的人都知道,第一季表现突出的节目,往往会在第二季中面临压力,需要思考如何保持水准,甚至有所超越,所以较为常见的策略是升级。但对此,米未给出的答案是另外两个字:空杯。

马东告诉小娱,第一季结束后,米未内部开了很久的复盘会,制造并见证了诸多快乐的制作团队的同事们经常在会上哭成一片,超出预期的难度让大家积累了太多的情绪。

他觉得这个过程就像健身后分泌内啡肽,累得坐在地上哭,但也能收获大量的幸福感。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团队开始反复提“空杯”的概念,“第一季的墨太浓,很容易浸到纸的背面去,就怕带着这个东西去做第二季。”

首先便是不去试图复制成功经验。第一季时,从蒋龙、张弛等人身上延伸出关于腰部演员的探讨是出圈点之一,那么自然而然地,大家会好奇第二季能提炼出什么样的话题。

事实上,第二季喜剧人身上并不乏话题空间,比如来米未找工作的毕业生、被取消毕业大戏的第一届中戏偶剧系学生、30+话剧女演员……但马东的答案是“不知道”。


因为腰部演员的点也不是事先设计的,而是现场聊出来的。在他看来,非虚构综艺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此,“我们做节目这么多年总结出来,非虚构的核心就是放手让观众和舆论自己去找,我们能做的是及时跟进、快速反应,这是米未的核心能力。”

其次,《二喜》也没有追求所谓的“升级”,比如在形式、呈现上做过多的调整。观众打开节目,仍然能看到一幅熟悉的画面:马东、黄渤等五位会长坐镇现场,为作品笑到飙泪、起立鼓掌,在评价环节一边真情输出一边插科打诨、互相“挖坑”……

更多的变化发生在外部,这些变化会反向作用于节目。基于第一季的影响力,报名的演员和编剧人数分别达到3800和1800。马东能明显感觉到,选手的整体素质上了一个台阶,“第一季还有些带着业余范儿的,第二季专业演员更多,很多都是有多年舞台经验的。”

开放报名后,编剧也比之前更“富裕”,最终入选的25组喜剧小队每队都有一个编剧。这对强调共创模式、讲究作品打磨的节目来说,无疑是一种加持。所以在首期开播后,就有观众在豆瓣评论道,“第一期,几乎每个作品都是上一季的前五水平。”

在这之中,《全员运动会》中的一个包袱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两位演员看似在击剑,实则是核酸互测。看到这一幕时,大家在爆笑之余会对其反应现实程度感到几分惊讶,“这是可以演的吗?”


这涉及内容议题的表达主题和方式,也关乎《二喜》的另一点坚持:做有温度的喜剧。

在马东看来,这其中很重要的判断标准是看出发点是否善意,“冷嘲和热讽是完全不一样的喜剧手段,聊同一件事,冷嘲会让你有疏离感,热讽是有温度的,米未的喜剧框架里,有温度特别重要,没有温度的喜剧再厉害也不是我们的方向。”


“你可以永远相信米未”

事实证明,空杯之后再出发的《二喜》突破了第二季瓶颈。第二期播出的第二天,节目的豆瓣条目就以8.8的成绩开分,高于第一季的任何一个阶段。

很显然,空杯理论不是米未的唯一“武器”。

在第一季播出的过程中,观众看到了卧虎藏龙的腰部演员,这些演员在业内的认知度也有所上升,近期有媒体统计过他们过去一年的发展状况,蒋龙、张弛、王皓、史策、蒋诗萌等热门选手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出现在不同的影视剧中。

此外,虽然难以直接跃升头部,但大家一致感受到值得欣喜的变化。在项目中,不论作为编剧还是演员,他们的话语权更大了一些,创作上的想法也更多被聆听。从这个角度来说,需要这档节目的不仅是观众,还有喜剧行业及身在其中的人。

通过这些变化,更广泛的从业者也能收获更充足的信心,这会反过来为节目注入力量。

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专业演员愿意加入,编剧的开放招募得到了热情回应。马东提到,去年在节目里崭露头角的编剧也涨价了,按理说都可以去市场上接活,但他们还是愿意花几个月的时间泡在米未,像之前一样经历从工作坊到舞台的过程。


从第一季开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就以共创为主要创作模式,每一部作品中,演员、导演和编剧都是“裹在一块儿”的,人人都贡献想法,也一起承担不论好坏的结果。某种程度上,喜剧作品和节目之间也是类似的逻辑。喜剧作品始终是节目的一部分,节目便相当于喜剧人和制作团队共创的产物。

当大家对一件事更为笃定时,就会投入更多的热情、产生更好的结果。

毫无疑问,包括观众、从业者在内的很多人都希望这个IP的“一年一度”能持续实现,大家在社交平台上毫不掩饰这种憧憬。马东坦言,团队并没有对IP发展做预期,“肯定希望一直往下做,但我们不会做长远的预期,难道有了一个十年规划就能让每一季都变得更好吗?它其实是一种ego,要控制,但可以有期待,节目是要靠一期一期做的。”

如果供给出现问题节目就会暂停,就像《乐队的夏天》,也曾因乐队资源问题而决定去休息一“夏”,直到最近才官宣开启第三季的乐队招募。

也是因为这种本着为内容负责的韧性,在根本上保证了米未的出品质量。在《二喜》播出之后,除了对喜剧作品和节目整体表现的评价,观众的声音中更不乏对米未的认可,汇聚成一句“你可以永远相信米未”,也有人问,从《奇葩说》《乐队的夏天》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为什么米未总是出爆款?


单论做节目,答案可以是实践多年的制作体系,选角、制作及后期的各个环节都由内部把控的完整生态链;也可以是寻找选题时的灵敏嗅觉,从辩论、乐队到喜剧,一踩一个准。

往大了说,则与做公司的方法论有关。马东在很多场合都被品牌方问到过类似的问题:我们每年投放那么多综艺做广告,应该怎么投?怎么判断哪个题材会火?而他的答案往往是,“根本就不该判断题材,得看团队靠不靠谱。”

和很多公司一样,米未也有一套形而上的理论指导: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些内容在米未的办公区随处可见,其中,以“让世界更快乐”为公司的使命。马东告诉小娱,每做完一个项目后,整个公司都会坐下来重新讨论、进行修改。他说道,“这一套东西不是为了做节目,拿去做一家餐馆也能做得好,关键是能不能凝聚到这么多人。”

很难说这是个玩笑,毕竟在他看来,如果说《奇葩说》《乐队的夏天》是预制菜,那《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就是自己种地、收成,再把菜做好端上桌。而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有理由期待《二喜》后续的精彩以及米未的更多可能性。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