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肉松
“不能只做假期消费,要供给到全年52个周末。”“年轻观众没有观影习惯,这是很可怕的现象。”“全年480亿的票房成绩,是相当了不起的。”
昨天,以“致敬百年光影,从历史到未来”为题的金鸡开幕论坛在厦门举行,以上是博纳影业CEO于冬和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等嘉宾谈及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时的发言。他们在论坛上复盘、探讨了中国电影的最新成绩单——467亿票房、超8万块银幕。
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春节档票房“蒸发”、行业停摆180天等因素导致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2021年电影市场的表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是对行业水平和成熟度的体现。
如今答案揭晓,全年票房恢复至疫情前的70%以上,横向对比其它国家,我国总票房数和银幕数也都居于世界首位。
这释放出不少积极信号——重点档期表现不输疫情前水准,春节档斩获70亿票房、创影史纪录,国庆档单日票房突破6亿;疫情反复,电影院地区性关停,制作端仍有稳定输出,出现了《你好,李焕英》《唐人街唐探3》《长津湖》三部50亿量级的影片。
但另一方面,盲目乐观似乎并不可取。提及今年的电影市场时,有从业者表示,看起来票房高,其实也靠票价撑着,而且票房都集中大档期,腰部电影们成了“炮灰”,非传统档期冷清院线又何需8万块银幕?
这些看法是有数据支持的,观影人次下降至11.2亿,国庆档平均票价升至47元,除了大档期之外,有大量单日票房3000万、甚至更低的日子。此外,电影院失去00后、短视频和剧本杀分流观众等现象,也引起了从业者们的重视。很显然,是好是坏,中国电影市场需要一番回顾和梳理:过去一年发生了什么?院线真正复苏了吗?
主旋律霸占银幕,各题材“哭片”当道
基于建党百年的大背景,主旋律是今年院线的主要关键词。
不同切入点的影片贯穿全年:以革命历史为背景的《1921》《革命者》,根据2020年抗疫真实事件改编、聚焦医生群体的《中国医生》,展现抗美援朝的战争片《长津湖》,通过家国视角刻画时代记忆的《我和我的父辈》……
区别于传统主旋律,这些被定义为新主流电影的作品,在题材、审美和制作上都呈现出创新趋势。比如,通过小人物视角表现宏大历史的手法越发常见,借助现代的工业化制作完成新主流叙事,《长津湖》的全LED虚拟拍摄就是典型。
此外,如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王健儿所言,“今年电影市场是大制作和小精品都有呈现。大制作像《长津湖》激发了电影人极大的信心,小精品像最近上映的《爱情神话》,虽然投资不大,但很受欢迎。”
可以说,观众的多元化市场需求得到了满足,一直有题材各异的影片活跃于今年的大银幕。
比如,以青春爱情为表现对象的《你的婚礼》《我要我们在一起》《盛夏未来》《五个扑水少年》《当男人恋爱时》等;聚焦女性的《我的姐姐》《兔子暴力》《关于我妈的一切》等;还有悬疑犯罪题材的《缉魂》《秘密访客》《扬名立万》《门锁》《误杀2》《怒火·重案》等。
其中,青春爱情片是一直以来的市场刚需,女性和悬疑犯罪则是近两年各内容领域的热门赛道,剧集、综艺方面也都有相关作品与观众见面。
仅以内容为衡量标准,这些以中小体量为主的影片中也出现了部分黑马。涉及女性独立话题而引起热议的《我的姐姐》,被称为“剧本杀电影”的《扬名立万》,以及陈木胜遗作《怒火·重案》,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此外,今年的院线也不乏国产动画的身影,既有改编自神话IP的《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也有原创的《俑之城》《雄狮少年》。其整体质量发挥稳定,根据豆瓣2021年度电影榜单,正在上映的《雄狮少年》成为评分最高华语电影。
与此同时,内容方面的明显趋势是:“哭片”越来越多。
2018年,《前任3:再见前任》“一哭成名”,哭片由此诞生。不同的是,过去这个词的辐射面基本集中在爱情题材上,比如,《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后来的我们》《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等,也包括今年上映的《你的婚礼》《我要我们在一起》……而且这更多是营销角度的一种定义,在上映时结合电影中的泪点进行宣发。
但今年有了新变化。据媒体报道,电影人王红卫曾在影协会议上提到,“要警惕中国电影类型和样式的窄化,‘好哭’成了唯一卖点。”
这个观点背后,正是哭片辐射范围逐渐扩大至亲情、战争、悬疑、主旋律等各题材,《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长津湖》《悬崖之上》《中国医生》等影片也进入该行列,足以体现出内容层面的变化。
《长津湖》刷新记录,进口片悄然失灵
2021年的票房总数尚未完全定格,横向对比其他地区的电影市场,467亿已经是遥遥领先的数字。不过,高票房背后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数据变化。
一方面是观影人次下降,截止发稿前,2021年的观影人次为11.59亿,2019年则达到17.3亿;另一方面,根据灯塔专业版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电影档期策略研究报告》,今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为48.9元,超过2019年的39.7和2020年的44.7。换言之,支撑起票房的并非观众的观影热情,所以很难直接将票房成绩与市场复苏画上等号。
那么具体地说,今年的电影市场表现如何?这些数字又反映了什么?
首先,头部化更为显著,单片票房表现抢眼。
头部化的体现是票房集中于少量影片,纵观今年的票房榜,《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分别斩获57.64、54.13和45.23亿,这些加起来就相当于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再往后看,票房前十名就是今年所有票房过10亿的影片。
由此带来的积极一面是,影史票房前三替换了两席,《长津湖》和《你好,李焕英》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这也是提振行业士气的关键。
其次,票房集中、影片扎堆,档期效应越发明显。
除了受疫情影响的暑期档,其余三个传统档期在影片数量和票房表现上,都显示出一定的活力。被称为“史上最强”的春节档贡献了近80亿票房,超过2019年的68亿;五一档的拥挤程度为历年少有,总票房16.71亿,比2019年同期增长9%;集结了两部主旋律影片的国庆档,43.84亿票房与2019年的44.66亿基本持平。
两部进口片之外,这几个档期瓜分了票房前十:春节档的《你好,李焕英》《唐探3》《刺杀小说家》,五一档的《悬崖之上》,暑期档的《中国医生》《怒火·重案》,以及国庆档的《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重点档期平均上映影片的数量是非档期的两倍。2018年和2019年的情况则是基本持平。
这种差距让从业者们感到担忧,因为它会加剧两个趋势:观众只在重点档期看电影、片方和宣发方更加依赖重点档期。在爱奇艺创始人龚宇看来,用户在院线的观影习惯发生变化,把看电影当成重大节日的活动,以至于产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断续的点状收入,显然不是健康的产业结构。
而从数据也可以看出,重点档期是有天花板的,春节档虽然在屡创新高,但票价也在持续上扬,上座率也逼近极限。
最后,进口片数量锐减,市场调节作用失灵。
截至目前,今年上映的进口片共有70部左右,不算情况更为特殊的去年,往年的数量一般在120部以上。
一直以来,它们都在非大档期中承担起调节市场的作用。但从今年来看,进口片整体票房不尽如人意。在大片本就不多的情况下,破10亿的仅有两部:《速度与激情9》和《哥斯拉大战金刚》,《失控玩家》《007:无暇赴死》在5亿上下,《沙丘》则不足5亿。破亿的也仅有17部,与2019年42部、2018年39部的成绩相去甚远。
其它地区进口片的表现也比较勉强,并未出现如《调音师》《看不见的客人》《天才枪手》那样的黑马,不论是获奖佳作《波斯语课》,还是重映经典《入殓师》《天堂电影院》,均仅有千万级票房。
数量和票房双双下降的原因和疫情有关,于冬表示,“西方电影大国也面临疫情的冲击,他们复工复产的速度要晚于我们很长时间,包括《007》都是疫情前的‘库存’。”
除了对产能有直接影响,疫情还加速了海外影片转向流媒体的进程,院线窗口期的压缩也会导致进口片的缺失。此外,尽管以往在国内掀起观影热潮的漫威电影有新作面世,比如,《黑寡妇》《尚气》《永恒族》和《毒液2》,但它们都缺席了国内院线。
疫情常态化之下,市场回暖仍需时间
回顾这一年,内容和票房都显示出,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电影市场在重新焕发活力。但从业者们也都认为,市场回暖的同时,出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甚至亟待解决的问题。
1.观影群体在发生变化。
如前所述,2021年的观影人次为11.59亿,基本退回2015年水准;30岁左右观众仍是主力观影人群,根据猫眼研究院,2017到2020年的统计数据分别为28.25、28.73、29.18和28.80岁。
不难发现,走进电影院的人,尤其是以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变少了。从去年180天的停摆期到今年的地区性关停,电影院的反复无常多少影响到观众的消费心理。在这段时间里,大家养成了新的娱乐消费习惯。
相应地,电影的地位有所下降。具体而言,它面临的“威胁”来自线上和线下两方面。
线上是短视频,一个被反复讨论过的事实是,这一形态明显影响大众的观看诉求,越发习惯于快节奏、高密度的内容。平均时长在两小时的电影,自然成了考验观众耐心的存在。线下是剧本杀,如果说短视频是来自不同内容形态的分流,那它就是在社交方式上分流受众的代表,也包括密室逃脱、漫展、桌游等。这些娱乐活动的兴起与丰富,削弱了电影社交属性的竞争力。
不过也有积极的一面。有从业者认为,线上和线下始终是两种体验,无法真正替代彼此,所以真正受影响的是长视频。而对于电影来说,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重要宣传阵地之一,依赖其发酵口碑和热度。至于剧本杀,虽然在“瓜分”年轻人的娱乐消费,也和影视行业形成合力共赢的关系,延伸出不少细分赛道。
2.腰部影片表现不佳且境遇尴尬。
今年的头部化更为显著,这正表明腰部影片没有将市场撑起来。
其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足。从制作端看,建党百年的背景下,需要集结力量拍摄重点项目,某种程度上“占用”了行业资源;受到疫情影响,开机项目减少,而电影又需要12到30个月的生产周期,等到2022年下半年供给端才能恢复活力。
其实通过前文复盘可见,市面上并非没有质量在线的腰部影片,但片方难逃档期依赖的惯性思维,也就难免在竞争中沦为炮灰。也因此,值得关注的是腰部影片的出口。
作为电影大国,国内每年院线级的产量超过500部,但放映端并不需要那么多影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平台能成为新的电影放映平台,自然能解决部分问题,海外流媒体已经做到了。王中磊表示,“除了电影院之外,如果网络院线有一条新的跑道,我愿意继续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这条跑道尚未打通,某平台从业者告诉小娱,这在国内暂时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电影成本太高,在网络播出难以回本。不同于平均成本1200万的网络电影,即使是那些得不到上映机会的影片也要3000到6000万的成本,而且电影制作成本一直上升得很快。
他算了一笔账,当下的单片投资数额动辄上亿,一部有质量保证的电影基本需要6000万的线下成本,再加上一些线上成本,成本就会逼近1亿,票房达到4亿才有可能盈利。但很显然,超过4亿票房的电影相对有限,今年的总数是20部。
这些都说明了腰部影片的尴尬:上院线不够有竞争力,上平台则收不回成本。
3.银幕数破纪录背后的隐忧。
全国银幕数突破8万块,第六年保持世界第一。正如《长津湖》成为票房冠军,这种逆势增长无疑能为行业注入信心。
但档期差异不容忽视。今年,重点档期平均每天上映0.8部影片,平均单片票房2.6亿,平时则只有0.4部和3084.8万,作为单一消费场景,只服务于、也只被允许服务于电影放映的电影院,势必会遇到经营困境。王健儿谈到,“数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单个影院平均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现在已经是8万块,很快会达到10万块,按照500亿上下甚至600多亿的总票房算,分到每一块银幕的数量极其有限。”
对此,从业者们的解题思路之一是改革发行制度,黄建新认为可以借鉴双院线发行,“现在都找头部排,一排70%、80%。10月份的时候《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达到96%,其他一大堆才只有4%,这不是很好的规则。所以我一直在呼唤双院线,这样电影可以获得比较长的放映,放得好可以到B轮院线继续放,电影就多展开一半的排期。”
另一个关键是想办法把观众留在这个场所,以它为社交空间尝试更多可能性,比如体育赛事转播、剧本杀等,让年轻人为其它娱乐形式走进电影院,就有机会接触到热映中的电影。
探索新生代影院也是一种路径,据王健儿分享,上海影城将在春节档结束后正式启动综合体改造,“包括电影主题酒店、电影主题俱乐部,总的投资预计在10亿左右。它不仅是一个建筑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种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于可以引领电影院这个产业的转型。”
当然,以上两点需要政策支持,也意味着需要时间。而当2021年基本尘埃落定,2022年的电影市场将有如何表现,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重点。
今年的产量和票房均显示,国内已经进入相对有序的复工、复产阶段,并积攒下应对疫情的经验。尽管今年开机项目的数量在减少,但按照生产周期来看,2022年下半年的供给端将更有活力。面对质量过硬的内容,观众会渐渐回到影院。至于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准,也是在未来1-2年内可以期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