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票房增速达到49%的2015年,千亿票房大关曾被众人频频提起,但在增长峰值落下,院线发展显出乏力后,新的放映模式开始被探索,家庭影院、点播影院、移动电影院相继进入探讨视角。
“移动电影院”能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放映正处于公映期内的电影,跟线下电影院一样采用单次收费模式,用户的线上购票将纳入中国电影票房统计。
高群耀
换句话说,移动电影院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电影院正在放映的影片。
2017年,中国有16亿观影人次,但看过电影的人不过两亿多。44%的县级行政区只有0-1个电影院,超过10亿以上的中国人没有机会走进电影院。
“移动电影院要用5年时间,创造银幕10亿,做中国电影增量。”5月9日的产品发布会上,移动电影院CEO高群耀说。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中)、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电影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所长张伟(左三)等人出席发布会
在担任万达文化产业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国际事业部 CEO期间,高群耀曾促成其对传奇影业的并购,参与了AMC 院线三笔约 10 亿美元的收购,使 AMC 院线成为全球最大的影院运营商,两度登上《好莱坞报道者》评选的“好莱坞最有权力的人”榜单。
对于选择移动电影院这个新舞台,他说,这一次将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长期投入这项事业,“这会是一个里程碑”。
1.三大技术突破把手机变成放映机
打开“移动电影院”APP,主界面能够看到正在放映的影片。
以《脱单告急》为例,这部4月20日登陆院线的影片已经可以在移动电影院购票观看。用户点击海报可以小窗播放片花,选择“去购票”,支付25元票款后就可以看片。
据高群耀介绍,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是开发公司云途时代几百人十几个月7*24小时的努力,CTO还曾打着吊针坚持工作。
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团队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
传统电影院的放映模式需要下放拷贝,制作秘钥,还要接入票务统计系统,移动电影院为了适应这套封闭可控的系统,采用同线下商业院线类似的DCP (Digital Cinema Package)、KDM (Key Delivery Message) 等放映技术,确保一人一票,一票一记。因为“一票一观影”,放映过程不能快进快退,但是可以暂停;移动端播放的另一个问题是怎样防盗播?为了保护影片知识版权,团队应用并优化KDM、动态水印、DCP、硬件锁定技术,实现防盗链、防复制、防破解、防盗播等机制;
区别于线上视频网站的观影体验,移动电影院首次将数字电影(DCI)行业2K标准分辨率(2048*1080)应用于移动端放映,一部影片大小往往达到几百G,因此采用了独有的网络加速技术,只要 Wi-Fi条件尚可,直接放映都不会发生卡顿情况。
体验过程中,我们在《第三度嫌疑人》的购票界面发现了两种购票选择,一种是25元的无解说版本,一种是35元的带解说服务版。
解说版让用户看电影的同时能听专业影评人的分析,是枝裕和的《第三度嫌疑人》虽然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等诸多认可,但是这个寻找真凶的悬疑片结局却让大多数观众摸不着头脑,给烧脑悬疑片配解说服务,说不定真有市场可寻。
另外据悉,移动电影院还会陆续推出针对电影放映的零点场、点映场等。
2.头部内容占大头,好内容无法触达用户,如何破局?
移动电影院有多大的市场前景?会对实体影院带来冲击吗?又会给中国电影带来多少变数?
面对这个全新的放映模式,河豚君也是疑问多多。
移动电影院在映影片
“我们不是跟院线竞争,而是一个增量,希望成为实体院线的有益补充。”高群耀强调。
曾经管理全球第一大院线AMC,高群耀说他在美国的工作是天天逛电影院,也坦言,实体电影院的视听设备,具备的社交和体验属性都是移动电影院做不到的,所以移动电影院和实体电影院是互为补充,就像书店和图书馆两种模式一样。
“很多年前录像带出现的时候都说电影院完了,实际上你们看,其实两者做的是不同的生意。”
从需求来看,内容端的情况是大量排片资源向头部内容倾斜。去年有970部影片获得了公映许可,却有57%的影片上映首日排片不足1%,意味着几乎没有观众看过。
高群耀总结电影产业呈现出三个单一化:影片类型单一化,喜剧片受众最广,艺术片、纪录片却只有小众人群买单;影片产地单一化,好莱坞产出的内容具有绝对话语权;影霸艺人单一化,对于不少片方来说,能把某些艺人的名字加入主创名单,就是排片和票房的保证,从而导致艺人片酬逐年走高,成为影片投资大头。
“改变过程是在商业模式上,移动电影院摆脱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版权方可以分区域随需放映,即时组合,补缺线下排片不足。”
再来看用户端,却时常传来观众对没有好内容的抱怨,想看的片不在黄金档、没有排片……
数据显示,全国无实体电影院以及仅有1家实体电影院的县级行政区占全国县级行政区总数的44%左右,覆盖常住人口总数超过3.4亿。对于一二线城市的人来说,看电影或许是日常活动之一,然而中国还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的生活离电影很遥远。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不用付出交通和时间成本,只要在网络覆盖的地方就能用移动设备看正在院线上映的电影,于己于内容方都是好选择。
“让电影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也让更多人投身电影,激发电影制作方和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培养更多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观影习惯。”这是高群耀的另一个考量。
2015年电影院上座率逾18%,2017年下滑到14%,全国盈利影院数量不足50%,单银幕产出逐年下滑,可见物理上增加银幕并不是好方法。
一方面是传统影院模式营收下降,想想你听过的影院经理抱怨还少吗?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影片排不进影院,需求的不对应必然会催生市场上更多的细分业务。
再联系到在“移动电影院”APP上的体验,这个模式从在线购票、社交、到宣传、发行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想象力,或许会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变数。
3.五年计划:造10亿银幕,做中国电影增量
采访中,高群耀不止一次回忆起2013年在办公室跟林宁构思线上购票的事,他不无感慨地说,不到5年过去,中国电影的线上普及率达到九成,而美国发展多年也依然只在30%。当年的一颗小种子长成了森林里举足轻重的参天大树。
而他的职业履历,从微软到新闻集团到电影产业,“不是我改行了,是行改了,IT、互联网、影视传媒、电影融合在一起。拿我们现在做的事来说,都要依靠技术发展。”
云途时代大部分都是技术人员,高为此特意找来了谷歌的人力资源负责人。
发布会上,中国电影科技技术研究所所长张伟的发言主题就是“科技助力电影播映新模式”,她指出,全球非影院票房与商业影院票房的差距正在逐年减小,从2013年的236亿减少到2017年的85亿,播映新模式的发展趋势明显。
2015年,国家课题立项电影播映新模式,电科所先后完成了家庭影院“同步院线”试点工作、领导研发智能终端、主持起草点播影院暂行技术规范、电影智能移动系统影院基础研究等工作。
电影移动影院方面,云途时代成为唯一的战略合作伙伴,作为开发运营试点的平台,承接了国家电影智能、移动院线系统的执行工作。
对此高群耀形容为“兴奋不已”:“我感觉这是主管部门的期待,是市场需求的呼唤。传统的电影院历经百年了,移动电影院有望在这个时代注入有时代特征的活力。”
说起“行改了”的玩笑,从技术理工男到跟电影打交道近十年,在电影的魔力前他依然会经不住说:“今天我很难想象有任何一个产品,把那么多人关在一个黑色房间两个小时体验另一种生活,我爱死这个行当了!”
背靠政府支持,他谈起一个“五年计划”:用5年时间,造10亿银幕,做中国电影增量。
2017年,中国观影人次16亿,1979年观影人次数以百亿计,中国电影产业的奇迹,还需更多银幕、更易观影、更全片源。
“移动电影院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比当年做线上购票还重要。我和我们的创始合伙人下决心全力以赴去做这件事,希望留下一些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