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画小歌》刷屏了,但我们要来聊聊病态的微信小游戏

如果说国内厂商还在做继承式抄袭的话,谷歌已经在做继承式创新来打脸了。

《猜画小歌》刷屏了,但我们要来聊聊病态的微信小游戏

打开微信,下拉状态栏,点击《海盗来了》,这是王明每天都要重复多次的操作。在他看来,这款游戏魔性、有趣、富有创意。与抄袭这两个字完全搭不上关系。当他听说这是一款抄袭游戏时,也不以为然:“好玩就行了,抄不抄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7月10日,在“2018年微信公开课第七季上海站”上,几位爆款小游戏开发者站台,除了公布流水、留存数据之外,大谈爆款经验。其中爆款小游戏《海盗来了》开发者曹晓刚分享的观点被口诛笔伐:“作为产品研发人员,在产品迭代期间,我们要怎样开发出玩家喜欢的玩法?这点我们当初也非常纠结,后来总结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方法论。我们会把以前单机的、经典的小游戏进行社交改造。

《猜画小歌》刷屏了,但我们要来聊聊病态的微信小游戏

这有两个好处,首先单机的、经典的小游戏Gameplay是经过验证的,这比你原创一个Gameplay成功率高很多。你通过一部分社交改造就可以给用户很大的新鲜感,这是我认为在做产品迭代比较适用的一个方法。”

事实上,曹老板并没有说谎,《海盗来了》确实是一款社交改造之作。有媒体指出,《海盗来了》在系统上几乎全盘照抄了一款2013年的海外手游《Pirate Kings》。

《猜画小歌》刷屏了,但我们要来聊聊病态的微信小游戏

好好的一场开发者经验分享会,怎么就成了抄袭方法论分享会了呢?

与这场分享会基调不同的是,这两天疯狂刷屏的由谷歌研发的小游戏“猜画小歌”,尽管与此前的“你画我猜”玩法类似,却因为AI的加入在后台逻辑上与你画我猜形成了区别。海外厂商的创新与国内开发者的抄袭形成了鲜明对比。


1. 小游戏成抄袭重灾区

截止7月10日,小游戏正式开放已经达到100天,2000款微信小游戏,同时出现了月收入过亿元的超高人气产品。然而,强势的数据下,是微信小游戏抄袭重灾区的本质。

据微信团队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4日开放至今,平台上发布的小游戏已经累计超过2000款,7日留存率达到45%,男女比例五五开,年龄集中分布在25岁以上用户。

而据小程序统计分析平台阿拉丁数据显示,7月10日排在榜单前4的都是小游戏,且在前10的小程序中,有6个都是小游戏,其中包括《海盗来了》、《最强弹一弹》、《欢乐球球》等爆款。

另一家数据统计平台Quest Mobile也于近日公布了微信小程序6月MAU排行榜。在TOP100榜单中,小游戏占到36款,值得一提的,在这36款小游戏中,MAU超过1000万的有20款之多。排名前三的小游戏MAU均超过了5000万,其中第一名的《跳一跳》1.3亿,第二名的《损友圈》7360万,第三名的《海盗来了》5593万。

尴尬的是,这三款游戏都有明确的模仿对象:作为小游戏时代开启者的《跳一跳》,早就被媒体爆出,游戏玩法、UI等疑似抄袭育碧旗下小游戏工作室Ketchapp的《欢乐跳瓶》。后者早在几年前便登陆了AppStore。最终,《跳一跳》的抄袭风波并没有随着游戏商业价值的扩大而扩大,随着腾讯投资育碧的消息传出,跳一跳的抄袭问题也不再被谈起。

《猜画小歌》刷屏了,但我们要来聊聊病态的微信小游戏

《损友圈》存在同样的问题,游戏媒体GameLook指出,这款糅合了多种玩法的小游戏,与国外开发商Jelly Button Games去年发行的手游《棋盘王国(Board Kings)》有很多相似之处,值得注意的是Jelly Button Games开发的《Pirate Kings》也是《海盗来了》、《猪来了》的玩法原型。

《海盗来了》正是MAU排名第三,并在微信大会上被作为明星产品分享。分享会结束后,便有媒体指出这款游戏抄袭了另一款游戏《猪来了》。当然,这款《猪来了》的小游戏玩法似乎也非原创,有人指出这款游戏的原型就是《Pirate Kings》。

7月10日微信大会上登台的四款小游戏产品中,《跳一跳》《海盗来了》《腾讯桌球》《热血大灌篮》,有三款游戏都被玩家与媒体找到了抄袭的原型。可以说,目前市场上体量大、流水多、用户量多的几款微信小游戏,有抄袭嫌疑的不在少数。

据预言家游报统计,目前小游戏中存在大量弹珠类游戏、养鲲类游戏,这些游戏基本属于同一游戏的换皮游戏,且数量巨大。


2. 为什么有这么多抄袭游戏?

任何蓝海行业都会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监管不力、行业规则不完善,总会滋生出一些怀着侥幸心理赚快钱的个人与厂商,这个规律在小游戏上一样适用。

基于微信小游戏自身开发周期短、变现能力强的的优势,这个市场得以快速扩大,涌入的开发者也越来越多。利益总会驱使部分人走向投机与取巧。100天,上线2000款微信小游戏,无论是数量还是速度,都能用极快来形容。

阿拉丁创始人史文禄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游戏本身天然贴近现金流,而小游戏相较其他产品形式展现了更好的优势。第一,开发成本低;第二,获客成本非常低;第三,获客非常快,尤其通过微信群的社交裂变,从上线到运营一个月就能迅速达到日活1000万,而在APP时代要达到1000万日活,装机量至少得1.5亿以上。”

与低成本对应的是强变现能力。根据微信团队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自7月上旬小游戏广告将流量主门槛下调至DAU大于1000后,已经有500多款小游戏流量主接入,日流水消耗达到千万级别,每次展示获得广告收入大于80元。

《猜画小歌》刷屏了,但我们要来聊聊病态的微信小游戏

此前,微信团队公布的分成政策是:腾讯和小游戏开发者的收入分成比例高于苹果与IOS开发者收取的比例,其中,腾讯渠道技术服务费为小游戏道具内购总流水收入的 40%,包含第三方支付渠道费用,单日广告收入流水 10万元以内(含)的部分,开发者可获其中 50%,单日广告收入流水超过10万元的部分,开发者可获其中 30%。尽管当时有人觉得这个分成比例略高,但现在的数据证明,头部小游戏从中获利巨大。

也正是如此,源源不断的小游戏开发者排在暴富梦的路上。大家都想要快速开发出轻度、休闲,强变现的小游戏。抄袭无疑成了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

与微信小游戏增量市场不匹配的,是它不健全的审核机制。早在小游戏推出伊始,便有业内人士提出,小游戏处于无序状态,后面怎么“玩”还要慢慢摸索微信团队建立的规则,摸清它的底线。《跳一跳》的成功让部分开发者摸索出“适度抄袭、社交改造”是在微信团队容忍程度内的经验。随后不断推出的抄袭游戏,不但没有被下架,甚至被微信团队邀请来做分享,这些无疑为怀着抄袭念头的开发者们增加了信心。

当然,我们无法否认微信团队在小游戏有序规则上做的努力。

有媒体曾爆料,腾讯独代方面此前曾某一批次获得了近70款小游戏,但最终敲定独代的产品仅有1款,这被放弃的大量小游戏主要问题就出在抄袭借鉴产品太多、或者产品用户群早已洗过的问题。无法否认的是,在抄袭风波背后,是游戏玩法不被知识产权法保护的事实。

如何判断小游戏是否抄袭,对微信团队来说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这个问题之外,微信小游戏还存在着其他需要完善规则的地方。

据游戏媒体GameLook报道,在20款MAU过千万的小游戏中,竟然有9款猜歌类小游戏界面完全一致的游戏。其中6款猜歌小游戏进入后出现服务器繁忙提示、但点击图标会直接跳转到其他猜歌小游戏,这些跳转后的小游戏本质是同一个猜歌游戏。这种情况是手游市场中常见的马甲包形式。

《猜画小歌》刷屏了,但我们要来聊聊病态的微信小游戏

3. 抄袭成灾如何破?

正如前文所说,玩法不受知识产权保护,抄袭难以界定是客观存在的最难解决的问题。对此,业内普遍的看法是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引入正版原创小游戏,对涉嫌抄袭的小游戏设立惩罚措施。

不久前,针对部分侵权小游戏,微信团队发表声明称:团队一直在针对侵权行为进行打击处理,明确侵权他人合法权益的小游戏,会根据规则进行严厉打击。并正式发布小游戏原创保护措施,包括建立名称保护库,对知名游戏IP名称提前保护,避免恶意抢注及混淆;提供侵权投诉入口;通过技术比对发现处理恶意侵权行为;建立黑名单等。

很明显,这样的举措成效不大。

木七七CEO陆家贤认为,“微信小游戏的去中心化是一个平台的态度,他需要保证的是公平,公正,公开,扮演的是研发的角色,是立法机构的角色,应该隐藏在后面。

同样微信小游戏也应该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面向开发者,扮演运营或引导者的角色,类似于执行政府的角色,有非常强的专业度,走在微信的前面。

而媒体则扮演监督者的角色,从外部以第三方的名字拾遗补阙,督促和帮助一个平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堵不如疏,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大量封杀疑似抄袭的小游戏可能会令大部分开发者离开微信小游戏这个生态,与其封杀,不如做正确引导,减少抄袭小游戏的曝光与收入,增加原创小游戏的曝光与收入。一增一减之下,生态或许会趋于平稳。

独立游戏开发者小新正是持这种态度。她认为,手游的发展基本就是以抄袭原创为起点,慢慢形成如今较为健康的生态。小游戏正在走手游的老路。即使现在,换皮游戏依然盛行,小游戏的抄袭行为几乎是无法改变的,加上游戏内容很难判断版权问题,只有美术和不开源的代码收到保护。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微信团队再犯同样的错误,请富有争议的开发者去做经验分享,对其他开发者来说,打击是巨大的。因此,微信团队需要加强引导与监管,多扶持、增加原创性强的小游戏的曝光,减少抄袭游戏的曝光。即使它们是明星产品,但这样的明星产品对小游戏生态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相较国内厂商,海外厂商似乎有着另一套方法论。近日,不少人被谷歌推出的小游戏“猜画小歌”刷屏。与此前流行的“你画我猜”不同,在这款小游戏中,玩家需要根据提示词画出简笔画,让AI来识别是否是提示词。由于加入了AI系统,这款游戏的底层逻辑与你画我猜完全不同。

《猜画小歌》刷屏了,但我们要来聊聊病态的微信小游戏

如果说国内厂商还在做继承式抄袭的话,谷歌已经在做继承式创新来打脸了。

无论是数据还是肉眼所见,小游戏都在成为游戏行业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正如当时的手游行业一样,它也遇到了属于自己的难题。如何迈过难题,培养更健康的生态,决定权还是在微信团队手里。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