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荣正资本创始人郑培敏:就在小镇做投资,决不去华尔街

也许两年前还有人不知道荣正资本这家投资机构

也许两年前还有人不知道荣正资本这家投资机构,但现在只要关注文娱行业,就没法轻易绕过。

 

2015年,一部票房14亿的《夏洛特烦恼》,不仅捧红了开心麻花,也捧红了开心麻花背后的投资方——荣正资本。

 

如今,开心麻花和锦辉传播,国内舞台剧两大巨头背后的投资方中,都有荣正资本的身影。

 

荣正资本脱胎于1998年上海咨询行业的龙头荣正咨询,基金整体规模在6亿左右,专注于投资文娱领域PreA到A轮之间的公司。

 

基金创始人郑培敏对团队的要求是做“精品投资”,因为大部分VC都是广撒网,把基金池做大,到处看项目,但最终做成的案例却凤毛麟角。

 

与红杉、IDG这些大基金追逐风口和布局赛道不同,荣正资本有独特“孤僻”的生存方式,不喜欢凑热闹,热衷于发现价值洼地。

 

“我愿意学习巴菲特,不到人多的地方去,就在小镇做投资,绝不去华尔街。虽然荣正总部在全国金融中心上海,但心态确是独立思考,与众不同,人多的地方不去。”

 

 

从投资风格上看,荣正资本投资颇为谨慎,相比那些一年投资三十个项目的基金,过去将近3年的时间,荣正资本才投资了二十几个文娱项目。

 

但在郑培敏看来,很多VC是投资10个项目,有一个项目净赚50倍,其他都死了;我希望投10个项目,能成功8个,百发百中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我也没有投独角兽的情结,独角兽永远是我的出口,而不是入口。低买高卖才是投资的本质。”郑培敏说。

  

1.抢在风口来临之前发掘价值洼地:2009年投资长城影视,40倍回报

  

从2007年到2011年,荣正资本是一家专门投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太阳能、风能、LED,什么时髦投什么,但最后交了很多学费。

 

直到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郑培敏投资了一家电视剧公司——长城影视。

 

那还是影视行业的蛮荒期,长城影视还没有借壳上市,估值2亿。2014年长城影视顺利登陆A股。

 

荣正资本在2015年股灾高点“精准”退出,6年40倍的回报让基金赚了6个亿。

 

没料想,这次偶然,却成为荣正资本开始专注文娱投资的必然。

 

顺着长城影视这条线,荣正资本当年还密集考察了慈文传媒、海润影视,以及小马奔腾等多家电视剧公司,对文娱领域也越来越有感觉。

 

日后投资的明星公司开心麻花,也与长城影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郑培敏曾经跟长城影视董事长赵锐勇聊起,如何寻找低成本的IP,当时各种网文IP漫天要价,而舞台剧IP确实一个价值洼地,一般的小剧场话剧制作成本才100万左右。

 

随后,荣正资本迅速分析了北京跟上海所有话剧演出的票房排行,发现前10位中,有6家来自开心麻花,有3家来自锦辉传播。

 

 

当时投资麻花的时候,公司年利润才1000万左右,估值3亿,而最新一轮的估值已经达到51亿。

 

不管是长城影视,还是开心麻花,甚至是锦辉,荣正资本都是在风口来临之前,精准出手,价格都不贵。

 

“贵就不投了。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超过5家投资机构抢,我就不看了,要么是太贵,要么是坑的可能性比较大。”郑培敏说。

 

2.影视领域已是红海,网生内容还有机会

 

开心麻花是荣正资本在文娱领域的“成名作”。

 

自从《夏洛特烦恼》取得14亿票房后,一直都有人主动想做荣正资本的LP,甚至一个半月前,还有人愿意以120亿的估值购买荣正手中部分开心麻花的股权。

 

按照120亿的估值计算,荣正资本的账面投资回报已经将近40倍。

 

不过,投资麻花的整个过程并不轻松。因为当时麻花还以舞台剧IP孵化为主,还没有转向院线电影,不需要太多钱,荣正资本等了1年半才投进去。

 

“连创始人开心麻花创始人张晨也承认,是我们发现了他们的价值,他们手握22个舞台剧IP,还有一套改编IP的方法论。”郑培敏说。

 

投完麻花之后,按照计划,荣正资本又迅速投资了上海的一家舞台剧公司——锦辉传播,占股20%。

 

这两家舞台剧巨头,一家以原创IP为主,另一家以改编IP为主,南北呼应。后者还以低价买下了《盗墓笔记》《同道大叔》等一众IP的舞台剧改编权。

 

 

“麻花的未来是可以预计的,一定是一家市值两三百亿的A股公司,它自己能发展很好;我们现在更多心思放在锦辉上面,因为它还没进入大电影行业,还没有多少人知道。”郑培敏说。

 

事实上,投资这两家舞台剧公司的都是基于,他们手中的低价IP能够改编为影视,从而顺利从舞台剧公司转型为影视公司。

 

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从去年开始,传统影视公司已经是一片红海。郑培敏认为,在狭义的文娱领域,投资机会已经不多了,但网生内容还值得继续研究。

 

“网生内容公司现在还处于春秋晚期,或许还有不错的新公司能跑出来。”

 

目前,在荣正投资的网生内容公司中,包括做网综的东娱传媒,做网大的新合艺,还有专门做女性网综的兰渡文化。

 

荣正资本之所以在去年开始布局网综领域,也是看准了时间节点。尤其是去年上半年,爱奇艺宣布,付费会员超过2000万。郑培敏再次嗅到了投资机会。

 


 

“这是网生内容即将崛起的标志性事件,我认为时间节点到了。另外,爱奇艺的很多高层都是清华出来的校友,大家经常一起探讨趋势。”

 

3.体育产业出现投资新机会,2017年投资重点往体育领域转移

 

文娱创投圈一般有个约定俗成的划分标准:将二次元、网大、网剧、网综,以及电影、电视剧归为小文化,而教育、体育、旅游、消费升级等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归为大文化。

 

在小文化的投资空间不大之后,从去年开始,荣正开始发力大文化领域,尤其是体育产业,此外还投资了专门卖轻奢饰品的优集。

 

在郑培敏看来,体育产业就是2010年2011年的影视产业,行业里最好的公司股值也不过就5到10个亿,这跟2008年和2009年的时候一样,还有巨大的增值空间。

 

到目前为主,荣正一共投资了5个体育相关项目,包括篮球场馆项目洛克公园,足球场馆项目城市主场,网球项目尚酷,铁人三项项目大铁,以及儿童轮滑项目咕噜咕噜。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洛克公园。从投资到现在,这家公司的估值已经翻了10倍,扣除掉两次增资的摊薄,荣正资本也有七八倍的回报率了。

 

洛克公园的主营业务是篮球场馆经营。在受到电商冲击,流量下降的情况下,不少商业综合体出于导流的目的开始建设电影院等应用场所,篮球场馆也是导流方式之一。

 

洛克公园

 

“洛克公园租用的是闲置场地,租金比较低;它内容跟别的场馆运营公司也不一样,它更多凸显了运动的文化,洛克所有的篮球馆都是美式文化,美式篮球街头文化,很讲究,跟有自己的IP差不多。”郑培敏说。

 

当时投资洛克公园的时候,并没有过多考虑租金和IP,而是考虑到整个生意本身在逻辑上能靠谱,能自我造血,而且,还可以一家一家复制。

 

荣正资本投资的时候,才只有4家店,现在洛克公园已经将近20家店,并走出上海,拓展到江浙一带。

 

2017年,荣正资本的计划是往体育方向发展。

 

事实上,荣正资本去年搜寻标的的重心就已经从影视转移到体育标的上了。“主观愿望上我们在体育上的重视度要超过影视。当然,也需要碰到好项目。”

 

4.荣正资本的“三条军规”

 

“投资是低买高卖,赚钱才是重点。投太多,都不赚钱,还是零。”“都去追风口,追互联网,其实还是回归生意本身比较重要。”“很多人追逐的明星公司,我一般不投。”“公司估值过高的时候一般会有泡沫,这时候要及时退出”……

 

在采访中,郑培敏并不忌讳将自己的投资风格总结为保守、谨慎。这可能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关。

 

“有些投资人是为了投而投,醉心于追逐风口,但往往到最后输得很惨。我自己是一个冷静、理智、有逻辑的清华理工男投资风格,而不是文科生很嗨很随性的投资。”

 

他还举例说,这种理性还表现在自己不喜欢凑热闹。上大学的时候,跟同学约好要一起爬香山,但是过来的公车并不宽松,最后,他同学努力挤上去了,他却死活要等一下一辆,不愿意去挤。

 

在团队方面,对待90后投资人尤其谨慎。

 

前几天,空空狐创始人跟投资人周亚辉之间的撕逼大战闹得创投圈沸沸扬扬。主要的原因是这位89年出生的创始人拿到投资之后肆无忌惮的花钱,最后导致投资人采取“强制措施”改组董事会。

 

空空狐创始人跟投资人周亚辉

 

当然在90后的创业者中也有很多做得不错的,但投资人在运营过程中,会特别费心。比如很多年轻人缺乏现金流的管理概念,融到钱了就大手大脚,没钱了就收缩。

 

“如果给我10个70后创业者,和10个90后创业者,我选前者的概率是30%,后者可能不到10%。我更喜欢稳健一点的公司,而不是大起大落。”郑培敏说。

 

此外,荣正对待线上平台的态度也同样跟别家热衷于O2O的文娱投资机构不一样。在荣正资本投资的二十几个项目中,以传统线下公司为主,很少有线上平台。

 

“荣正资本还是一家小而美,专注于精品投资的基金。没有高瓴资本、红杉资本、IDG等大资本那么多钱,没有封闭的逻辑,我是不会投的。”

 

在如今泡沫高企的文娱领域,或许怎么谨慎都不过分。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