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与她的4.0时代:涉足投资,我应该再焦虑一点丨专访

继微博女王、慈善大使之后,下一个与姚晨联系起来的关键词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伙人

uuuuuuu.JPG

“你看他们动不动就是微软、硅谷。”望着身边的李开复、王肇辉、宓群等一众投资人,姚晨感叹中带着一丝钦佩。

出现在小鱼在家(智能家电公司)和百度DuerOS发布会上的她,一身藏蓝色束腰长裙,头发全部在脑后绑成一个马尾,干脆利落,犹如去年她在电影《梦想合伙人》中的镜头。这似乎让人们更能信服她不仅作为小鱼在家的代言人,也是这家科技公司的投资合伙人之一。

继微博女王、慈善大使之后,下一个与姚晨联系起来的关键词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伙人,这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许知远曾对姚晨的成长经历做过精妙的概括:她是一个善于把握机遇的人,从互联网到新媒体,从谍战剧火爆到接轨国际,再到如今搭上科技创新的班车,每一次时代的转型,让姚晨也随之登上一个更高台阶。

在娱乐资本论看来,继新生代演员、微博女王、慈善大使之后,越来越懂得时势的姚晨无疑抓到了这个时代最热的两个关键词:人工智能、投资。这是她在传播学中的4.0时代。

私底下的姚晨并没有女王范儿,而是惊人的平淡。由于好几天都在重感冒,她脸色有些苍白,嗓子沙哑,一双不太舒服的高跟鞋,让她走路时都有些颤颤巍巍的,在娱乐资本论对她的采访过程中偶尔动下脚。她把身体调整好姿势,好让说话时不正对着小娱,“怕传染到你,”她不露声色地笑了一下。

多数时候,姚晨说话都比较谨慎。对于一个处于金字塔顶端且清楚自己位置的成熟演员而言,每一步都需要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跌落云端或被后来者赶超。

前有赵薇后有杨幂,明星投资人或者明星女老板这类形容,早已不再新鲜。近两年,姚晨也在有意识地控制接戏的数量,而自己涉足影视制作。“跨界”成为她今年的动向,综艺首秀给了《跨界歌王》,投资“处女秀”则专注在科技领域,据姚晨说,投资前她本人已经是“小鱼在家”一年半的深度用户,后通过创新工场(小鱼在家的投资方)的引荐,成为该公司合伙人之一。

“你会感到焦虑么?”望着眼前已经不再让你联想到翠萍和郭芙蓉的大姚,小娱忍不住问。

她斟酌片刻回答,“焦虑其实是来自对外界的敏感,我应该再焦虑一点才对。”

1.第一次投资很谨慎,并不想成为企业家

对于这款主打亲情社交的远程视频人工智能产品,姚晨的角色是股东和用户。通过创新工场合伙人王肇辉,姚晨结识了其公司创始人宋晨枫。谈到为何要投资小鱼在家,姚晨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

“纯粹为了挣钱而去投资的事情我做不来,首先我要感兴趣,并觉得跟我有联系,我才会想去投资。”在姚晨看来,小鱼在家这类科技产品是有用的、需要长线发展的,而代言就代个一两年,之后就没关系了。

当了小鱼在家投资合伙人的姚晨,在推广、代言、广告等方面都没有再收取任何费用,她的角色也并不限于管理者,而是更多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进行更多的交流、合作。

在此之前,姚晨并没有做过任何投资,在接戏上也非常挑,“我确实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她顿了顿,继续说,“在这个行业里,你是用十几二十年的时间,积累到今天的,你不想过多地去消费它、透支它,可能一朝一夕之间,你一个不谨慎的选择,它就会分崩离析。所以我还是会很慎重的去面对自己的选择。”

“我并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企业家,既然我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演员这个职业,那我还是当然希望把我的主业做好。”

2.“我应该再焦虑一点才对”

在去年参加《十三邀》时,姚晨提到黑泽明的《蛤蟆的油》,其中的序言让她印象最为深刻: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

这油的结晶就是这部《蛤蟆的油》。”

姚晨说,她以这个故事自省,并成为了一个喜欢自省的人。这可能也来自于她内心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在姚晨身上,这种情绪与焦虑几乎等同。

和小娱见过的很多明星不同,从姚晨这里几乎看不到她对于名望、光环和众人追捧的迷恋,她似乎很容易从虚荣与自满中抽身而出。

她曾在采访中坦言,小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是“隐藏在民间的舞蹈天才”,但进入舞蹈学校后,很快意识到自己资质平平,从而转身投入演员行当。

后来一夜爆红,出门去报亭买报纸的她,头一次发现杂志上印着自己的照片,换做别人可能沾沾自喜,但她的反应却是惊恐甚至“恶心”。

“我一直是个容易焦虑的人,但其实艺人创作这一行必须得焦虑。我但凡看到觉得像样的艺术及,都可能会焦虑,我应该更焦虑一点才行。”姚晨说她每次接戏,开拍前的一两个月,就会开始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进组、开拍,直到找到人物的基调,这种焦虑才会缓解,“它也像一种上弦吧。”

她还给小娱举了个例子,拍《西游伏妖》时,有一天她问徐克,“为什么大家都出去吃饭,你不去呢?”老爷说,“因为一拍起戏,我的肠胃功能、五脏六腑都跟平常不一样,如果这时候去吃东西马上去跑厕所,就没办法工作了。”

“像老爷这样从业那么多年还保持着良好的艺术天分,就是因为他有异于常人的敏感,说白了就是焦虑,永远处于燃烧自己的精神状态”,姚晨因为重感冒吸了下鼻子,“不焦虑的人是干不好这行的。”

过去两年,姚晨的焦虑恐怕连外人都能察觉。《离婚律师》算是为数不多拿得出手的作品,除此之外,几部大银幕之作《九层妖塔》《西游伏妖篇》《梦想合伙人》,都没能为她积累更多好评。被架在一线女明星的位子上,但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代表作,她并不掩饰心里的落差和彷徨。

38岁了,仍在等待一个能让自己真正绽放的角色,这是“演员”姚晨的理想,但不能填平“野心家”姚晨的欲望。

3.姚晨的4.0

姚晨从来就不止是个演员。至今拥有超过8000万粉丝的她的微博认证上写着:演员,联合国难民署中国亲善大使。

“微博女王”的名号虽然听起来有点古怪,但翻看她近日的微博,点赞范雨素的文章,痛批战争夺取儿童生命,为世界读书日活动站台,甚至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成功收回火箭这类科技新闻,都成了大姚关注的领域,频繁的互动,让她在微博上的存在感颇高。

参加《跨界歌王》也是情理之中,此前与好妹妹合唱《一封家书》,后又为自己出演的电影《西游伏妖篇》献唱《一生所爱》。

“这对我来说是一次珍贵的体验,将来有一天我去演歌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原来每一个歌手都经历过很怂的、很害怕那个舞台的那个时刻,没有人可以在第一次登台的时候不紧张,声音不颤抖。如果你不站在那个舞台上,你可能体会不到,因为你在卡拉OK唱的蛮好的啊。”姚晨调笑道。

而涉足影视制作,姚晨也是希望能够更加了解一部戏的制作过程,以此建立演戏的全局观。“等我再回到演员这个岗位上的时候,我可能会更加清晰地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回顾过去十年,姚晨的发展抓住了每次社会语态的变化。

1.0:互联网兴起时,一部《武林外传》让姚晨在年轻人中取得了认知度,成为一代荧屏记忆;

2.0:微博流行的时代,姚晨作为微博女王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代表;

3.0:中国开始对世界产生影响,姚晨又适时抓住了机会,作为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区代言人走向了国际,日后又连续三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百名影响力人物”。

但姚晨是不自知的,她到现在还是觉得当时出演《武林外传》像是踩了狗屎运,2010年接到难民署的电话时也是一脸茫然,只知道自己的偶像安吉丽娜·朱莉也做过,就一头扎了进去。

而现在,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VR/AR成了大家都在热议的话题。姚晨会迎来她职业生涯的第四次机遇么?

有人评价姚晨是在循着那些好莱坞明星的发展路径:作品不间断,关注社会议题,熟稔互联网传播,一有机会便挤进硅谷,与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称兄道弟。

明星靠青春吃饭,投资人却是随着阅历增长越来越吃香。姚晨对科技、人工智能开始感兴趣是在2016年的冬季达沃斯,“当时在达沃斯的展厅里看到整齐排列的机器人,尤其是有个排雷机器人让我印象深刻,在泰国难民营的时候,我们看到有很多缅甸人,都被地雷炸断了手脚。而这个排雷机器人的出现,必然会减少这样无畏的伤亡。我就觉得科技是真正在为人服务。”

回来以后,姚晨跟李开复聊过一次,“他问我未来如果你做投资人,你愿意做点什么。我说我特别希望能够投入到人工智能方面。”她可能并不能讲清楚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但年近不惑,对于带有未来感的一切,姚晨有着自己敏锐的嗅觉。和头几次成功一样,她在试图搭上下一趟时代转型的班车。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