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运动员的方式干导演,永远不为自己设限丨专访《无价之宝》导演

《啥是佩奇》的导演,拍了一部加强版?

作者 | 苇笺

“我必须承认,佩奇就是我标签,如果不是版权问题,我戴上铁皮猪面具上台,远比自己的脸有效。”《无价之宝》上映当天,张大鹏在微博“自嘲”,五年过去,他身上烙得最深的印记,仍然是五年前刷屏的《啥是佩奇》。

《啥是佩奇》是张大鹏第一部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在那之前,他的职业是广告片导演,而拍电影是他在北电求学时就有的梦想。

广告导演转型拍电影并不少见,乌尔善在毕业后拍了十年广告,李蔚然曾被称为“广告界的张艺谋”后来拍了《侍神令》,《孤注一掷》的导演申奥也是因为拍广告与宁浩相识,而张大鹏的特别之处在于,在他有机会执导长片后,广告短片的产量并未减少,2022年至今,他还有9部广告片上线,今年春晚播放的《我和我的春晚》也由他执导。

对张大鹏来说,拍广告是有“甜头”的,他需要不断地拍摄广告短片来锻炼自己的技艺,也可以通过即时的反馈来知道观众的喜好。在拍电影时,他也能借助以往经验,以更快的叙事节奏吸引观众注意。


《无价之宝》就是他不断训练后的结果,影片以20世纪90年代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两个下岗工人石头(张译饰)和杨武(潘斌龙饰)本意追讨债款,却阴差阳错收养了欠债人女儿,毫无血缘关系的“一家三口”,在荒诞幽默的情节之外,“组装家庭”结下了深刻的情感羁绊。

之后,他还是会选择一边拍电影一边拍广告短片,“我是一个职业导演,不排斥任何片子,如果未来婚庆空间大我甚至可以拍婚庆。”


用运动员的方式干导演

拍电影是张大鹏在北电求学时就有的梦想。大学时期,他拍微电影短片作业,也帮同学剪辑大量视频,可以从最后一个环节倒推前期拍摄存在的问题,后来他自己拍摄时,基本都两三条就过,将耗片比控制在很低的状态。

2008年从北电毕业后,美术出身的张大鹏很难有机会出片,选择在家待业了一段时间。一两年后,他发现自己除了做饭什么都没有长进,就想从戒烟开始改变。但戒烟后,体重又飙到了200斤左右。

某天他去爬香山,结果旁边的老大爷都可以轻松地超过他。这段经历刺激他开始日常跑步,自律生活。也是从这时开始,他尝试拍起了之前看不上的小企业宣传专题片。“一开始我很抗拒,在学校学的是好莱坞、法国新浪潮,毕业了拍的是领导领着员工从大门走出来。根本谈不上个人表达,甚至有时候连尾款都收不到。”

跑步带来的身体改变给了他信心,这是一种“只要努力就能有收获”的笃定。他开始在完成客户基本的需求之后,尝试用拍电影的方式,不断给客户惊喜的同时,也有机会拍自己想拍的剧情短片。


他越跑越快,短片也拍得越来越好,在广告界获得的声誉和成就很快为他铺好了电影之路,但这条路没有想象中通畅。

第一部长片上映后,他认为自己还有更多的创作空间。另外,《啥是佩奇》爆火之后,短片邀约不断,他也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老本行,还是决定继续拍摄短片广告。

“广告的甜头或者说有意思的点,是它可以快速地去印证一些事。它的迭代很快。我拍完之后上线很快,反馈也快。我自己知道这个东西过了,那个东西欠了。我可以快速地尝试很多东西,拿这个东西去训练。”

张大鹏认为,职业导演是个技术活,“美术、视听、剧作、音乐,把这些东西打通,需要大量训练才能达到稳定输出。”他自认是勤奋型选手,“按照运动员的方式来干导演”,需要不断地通过短片训练来了解观众喜好的变迁,而这种经验又反哺到他的电影拍摄过程中。


从广告到电影:更快的节奏和更多的选择

从广告导演转型到电影导演,张大鹏一开始有些不太适应。

其中最大的改变是拍片的节奏。“拍广告时如果有明星,一般都是八小时含妆发,快速拍完。”由于时间有限,张大鹏会在拍广告前做细致的案头工作,具体到每一句台词和场景。等到拍摄时,团队像上班族一样,下午出工,晚上收工,高效完成。

但《无价之宝》开机一两天后,张译突然对他说“没事导演,我可以多演几遍”,这时他突然意识到,拍电影和拍广告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我是可以慢一点的,也可以多一种可能性。”这也带来后期上更大的调整空间。


职业演员带来的改变不止这些。之前在拍摄广告时,他很难和非职业演员谈论像“浪漫主义”这样虚幻的词,更多的时候,他直接告诉对方自己想要的台词和情绪,不需要交待起承转合。有时他还用置换的方式,“我让他思考一个数学题,他那种思考的样子就是我想要的犹豫的表情。”

电影的创作则更加灵活多变,有着与广告短片不一样的创作氛围。“大家好几个月都在这个环境和人物角色里面,不管开机和关机,演员是和角色一起成长的。”这时,他可以期待像张译这样成熟的演员带给他新的、不一样的惊喜。

从短片到长片,叙事节奏的调整是他面临的最大挑战。

张大鹏举了画画的例子,“之前画巴掌大的小幅画,既有能力又有信心,自己只要站在一个固定的点画就好了。但是现在画更大幅的画,我可能得多退几步,或者画个小的投影放上去,不停地跳出来跳进去,不能仅仅盯着单场戏。”

他非常追求快节奏的叙事。由于广告拍摄的经验,他发现如今观众喜欢倍速看片,有时还需要开着弹幕观看。“广告的要求更强烈,因为大家在碎片时间观看,如果情感不够强烈就会划走。”

最后《无价之宝》前后共剪了六十多版,每场戏都有长中短版本,公映的是仔细斟酌了叙事重点和节奏的一版。


虽然是美术出身,但是张大鹏并不特别强调独特的美术感。他的广告片也很少有浓烈的色彩,基本上都是低饱和度的画面。“如果一部片子的摄影感或者美术感特别强,其实是失败的,最好的是让观众意识不到摄影感和美术风格,沉浸在叙事当中。”

比起在色彩上炫技,他更强调真实感,而真实感需要内在的协调搭配,例如电影中服装的颜色都是统一归美术指导来搭配,整个画面里的颜色是统一的,演员身上的颜色和背景的颜色是浑然一体的。

这次《无价之宝》的主创团队,几乎与他拍广告时的团队重合,另外,片中不少演员也是他在拍摄广告时常用的演员,比如饰演宝哥的演员张懿曼就曾在他的广告片《川流》中出现。“大家沟通成本更低,我也有更多精力放在长短片叙事节奏的变化上。”

对张大鹏来说,拍电影是更加自由的。比起广告需要满足个人表达和客户需求之间的平衡,电影对导演的宽容度更大,也更支持导演的创作。但他始终认为,电影的底层逻辑和广告差别不大,任何内容形态也没有高下之分,未来,他希望可以两者兼顾,拍出“鲜明一点、过瘾一点、同时审美上有所追求”的内容。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