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藏着哪些黑科技?

你所不知道的九个亚运会彩蛋

作者|不空

“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人的审美!”

“截屏键按累了,中式审美yyds!”

“中式审美和赛博科技的完美融合!”

......

潮起亚细亚,水墨入诗画。昨晚,杭州亚运会以水为串联、潮为意向,铺陈了一幅幅饱含中式浪漫的唯美画卷。

泼墨画下的烟雨江南是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吟唱而出的无限景致。拱宸桥上的明灯三千描摹了“万家灯火夹江明”一派烟火气。空中舞蹈与钱塘江潮的奔赴与互动,应和了“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拼搏向前。

杭州亚运会绝非一场简单的体育盛会或视觉盛宴,更是一场惊艳的科技大赏。正是科技创新为开幕式上中式美学的落地提供了动力。

裸眼3D视效与虚拟影像的结合,打开了烟雨江南、钱塘江潮、泼墨山水的卷轴;三维动画、AR技术实现了绚丽、灿烂的电子烟花秀;AI、数字人等技术更是完成了超1亿“数字火炬手”共燃主火炬的创举,写下了中国式浪漫的独特表达......在昨晚的这场惊艳亚洲的开幕式里,科技的想象力被无限延伸,埋下了一个个科技彩蛋。

作为首届采用云上转播的亚运会,杭州亚运会还将在云上传输最大60路高清和超高清信号,总计超过5000小时时长,实现全量全场次赛事转播。

从赛博科技与中式美学交融呼应的开幕式,到超高清、沉浸式的观赛体验,这场杭州亚运会不仅写满了中国人的风雅与浪漫情怀,更展现了一份创新昂扬、向上崛起的大国气质。

舞台黑科技:3D、AI、VR、AR齐上阵

让我们一起看看绝美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里,藏着哪些黑科技?

全球最大银幕:9个IMAX并排构成

一则短片揭开了亚运会的序章。

良渚之光与现代文明的跨越与交互成为陆川导演这部《相约杭州》的主线。不到三分钟的片子里,带着观众再次探访了一遍中华文明的足迹。从书画、茶道、篆刻,到舞剑、古筝、对弈,每一幕都描摹着“风雅处处是平常”的中式美学。

爽朗、热情的击掌成为时空穿梭的密钥。在现代文明里,杭州的大街小巷、钱塘繁华与烟火人间被镜头一一捕捉。自信、开放、包容的杭州通过“全球最大荧幕”展现在世界面前。

开幕式上亮相的这个“全球最大荧幕”,是由9个IMAX屏幕并排构成。

这块超大网幕与地屏影像的应用成为了亚运会开幕式的科技亮点,演绎了一幅幅古今穿梭、虚实交叉的如诗画卷。

陆川将这部《相约杭州》称为团队为杭州写下的“一封情书”,更是杭州向世界发出的盛情邀请,彻底点燃了亚运会的热烈氛围。

双人3D威亚实现空中起舞

“中国人会轻功”这一点,被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一段双人空中舞蹈做实了。

《钱塘潮涌》开篇,飞旋在半空之上的两位舞蹈演员,身姿轻盈飘逸,与地屏影像中的钱塘潮水互动,身形与浪潮起伏呼应。演员腾跃向上的身姿是“弄潮儿”拼搏奋进的缩影,也是一场力与美的完美展现。

轻功不易,高空飞行表演,对安全和技术保障的要求尤其高。这次开幕式的技术支撑正是一套专门研发的3D双威亚系统。

3D双威亚系统可以自动监测演员的飞行轨迹,保障演员的安全性。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的“飞行”速度很快,安全保障必须被放到首要位置。威亚总设计谢永伟在接受潮新闻的采访时介绍,在演员表演过程中,一旦发现绳索出现摩擦或者碰撞,3D双威亚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并且立即报警。

另一方面,平行空间的3D双威亚系统还便于表演过程中的调度和调控。

与舞台表演相比,这种高空表演的不确定因素更多,演员之间的调度难度也更大。3D双威亚系统通过分层、分组管理,实现表演过程中的协同配合。

这段流畅而飒爽的双人空中舞让网友惊呼,“中国人就是会轻功!”

三维动画+AR技术:零碳排放的电子烟花秀

今年亚运会开幕式彻底改变了看烟花的姿势,仰头看烟花成为了过去时。

与传统大型活动的实体烟花表演不同,今年亚运会开幕式选择了兼具艺术与环保的电子烟花。绚丽的电子烟花闪耀在大莲花和钱塘江的上空。

这场电子烟花秀的实现需要通过三维动画、AR等技术对钱塘江进行实时扫描、建模。为了保证电子烟花能够达成比肩实体烟花的氛围感,开幕式总导演、总制片人沙晓岚在采访中透露,主创团队通过数字技术从仰、俯、侧视等多角度,补充烟花的观看视角。

这意味着,电子烟花不仅比实体烟花更加绚丽,而且还增加了俯拍视角,无需仰头,就可以全方位饱览钱江两岸、杭州奥体中心场馆群的数字烟花盛况。

电子烟花点燃的是国人的体育之梦,更彰显出中国坚决、无悔的大国担当。当数字烟花在“大莲花”绽放,比真实的烟花更加夺目绚烂。

裸眼3D拱宸桥

拱宸桥上徐徐升起的孔明灯不知拿捏了多少人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