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关于《孤芳不自赏》的“抠像、替身演戏疑云”传得沸沸扬扬,一公众号通过大量的截图、动图说明该剧男女主演只拍近景和特写,而且大量镜头都在摄影棚内用绿幕单独拍摄,然后再用抠像与别的演员合成。该作者还称,两主演在该剧组只待了很短时间,对戏不超过10天。此事一出,网上顿时炸开了锅。
娱乐资本论曾求证该剧总编剧张永琛和另一位知情人,双方给出关于档期的解释分别是“70天、90天”和“43天、50天”,真相仍然扑朔迷离。而关于片酬的问题,则有制片方告诉小娱,“钟汉良与baby在该剧的片酬分别是8000万与7000万。”
实际上,无论是天价片酬,还是抠像疑云,《孤芳》都给行业留下了一个很难看的印迹。而近期多次出现的人皮面具、欺负文替、对口型不念词等事件,都充分说明,现在整个电视剧行业已经走在最危险的道路上。
在昨天娱乐资本论举办的《2017中国娱乐产业年会》上,不少大佬也纷纷表达了对明星天价片酬、制作行业浮躁、创新力低下的担忧,而所谓的流量小生以及如影随形的收视率造假,“足以毁灭整个行业!”
1.关于抠像替身:《孤芳》到底回应了啥?
今天,《孤芳不自赏》剧组正式回应,共发了两篇声明。同时,片方还组织了总制片人的微信群访,似乎是在积极地做危机公关呢。
然而,这个危机公关做得怎么样呢?小娱总结了一下目前片方所有的回应:
a.绿幕抠像是影视行业很普遍、常规的做法;
b.后期时间太紧了,所以抠像有点痕迹很正常,我们尽力了;
c.钟汉良有武侠梦,baby怀孕了还在继续拍,他们怎么可能不敬业?!
d.观众因为还没被证实的传闻就在豆瓣给我们恶意打一星
这……其实还是顾左右而言他,没回答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啊!这次事件最核心、最亟需回应的问题是什么?
a.为什么大量用替身?连一些简单的文戏、室内戏都要用替身;
b.为什么大量抠像?凡是室外戏就有明显绿幕和抠像痕迹,是因为演员没时间出外景吗?
就这么简单的两个问题,怎么发了好几次声明,又做了微信群访,都不正面回答呢?总制片人不断强调两位演员敬业,甚至还给出了baby的工作表。
既然这么敬业,总制片人还非常肯定地说两位演员在组里都待了三个月,那为什么还要用那么多替身?
关于替身的问题,总制片人这样回答:“武替体现了一种专业性,骑马、吊威亚还有很多武打动作,要看着很爽眼”,她认为替身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吾等吃瓜群众关心的是,为什么要用文替!文替!文替!难道钟汉良老师和baby老师连吃饭喝水说话都要用“有专业性的替身来体现高难度动作”?!
两位主演的工作室今天也发了正式声明,都表示如果媒体不删帖,就会采取法律手段收拾造谣者!不过,两位的声明都避开谈传闻的具体内容,只是空泛地敲山震虎一下……
好吧,不说替身,说回辣眼睛的抠像问题,其实一般来说,只有一些特别难找的景、不可能拍摄的物体(如老虎、外星人),或者会让演员有可能有生命安全危险的景,才会选择在棚里拍摄,后期抠像,但《孤芳不自赏》被人诟病抠像拙劣的景是这样的景吗?并不是。
后面虽然是山崖,但他们俩站在平地上啊,这还要抠图?
这就是在军营里谈事情啊,这也要抠图?钟汉良和整个画面明显不在同个次元里……
昨天,该剧总编剧张永琛接受小娱采访时曾表示,剧组曾先后转景数次,以此来证明两个演员还是有出很多外景的,但是,小娱想说,整个剧组不能代表两个演员的行为啊,配角和群众演员们也要转景的好不好……
孙艺洲的台词表达了许多网友的心声
既然不是特别难找或者对演员有生命安全威胁的景,连平地上还要抠图,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演员没时间、戏都棚里解决了。
关于两个演员对戏时间少、导致只能对着替身拍、后期大量PS合成的疑问,今天总制片人也回应了,还发了不少截图证明,不过,即使是这些截图,也并不能服众。
例如这张,两个演员真的同时都在吗?这浓浓的PS感从何而来?
该剧宣传团队某工作人员还表示“我们是用4K拍的”,哦,4K说:这个锅,我不背。
但另一张又比较正常了点。
其实,要想证明两个演员的对手戏都亲自上阵拍的,直接给正片看看或者甩动图好啦,或者片方可以公布两位演员每天的schedule,都是有效的解决方式。
2.关于天价片酬:是谁纵容了它?
关于演员片酬的问题,小娱昨天曾采访某位与克顿合作过的制片人,他透露钟汉良与baby在该剧的片酬分别是8000万与7000万。
但今天,总制片人却如此回应“没有,没有那么高,就是市场的片酬,甚至还要稍低于市场价”,当小娱继续追问“市场价到底是多少”时,又再次失去了回复。
关键的问题总是躲躲闪闪,其他话倒是说了不少。例如“baby拍戏忍热穿了多少层戏服汗流浃背”等等,其实,在这个时间当口再渲染这些并无意义,也许它可以挑动一部分心软粉丝的情绪,但它并不能回答民众的质疑。危机公关的要义应该是直接回应最核心的问题,而不是左躲右闪。
3.是谁造就了天价抠像明星?
有趣的是,今天还有一个衍生的事件,为“《孤芳》疑云”再添了一把火。知名制片人何静发了一条微博表示抗议某些媒体裁取她的某篇采访来套用《孤芳》事件。
其实这只是一个外延事件,与事件本身没有太多关联,但这条微博下的转发却有许多粉丝在呼吁造谣者来道歉。不少影视从业者也在转发后,认为《孤芳》的无辜。
首先,何静不是这个剧的制片方,并没有参与该剧,何来“回应”传闻的资格?另外她这条微博只是澄清了自己被误用的言论,但并没有解释传闻本身,有些同行和粉丝们如此急于借机撇清又是为何呢?
但该剧总制片人今天也“动情”地说,看到同行的支持表示十分感动,“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就是希望这个圈子乱一点,就感觉比较好玩,比较有娱乐精神”。
其实,大众虽然天生有审丑的好奇心,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捕风捉影和不负责任,只要老老实实正面回答问题,大家还是会买单的。
我们都曾经听过在韩剧界编剧、导演大于天的故事,也知道美剧界制片人中心制的传说,编剧>导演>演员,这才应该是正常的路子,但在我国,“带资进组”“明星跟组编剧”“天价片酬”等畸形奇葩的事件却屡屡发生,挑战业内人士的下限。
但明星演员却始终都有市场,小娱就曾在采访中获知,baby接演《孤芳不自赏》时有另一公司争抢,导致其片酬从5000万涨到了7000万,如今该剧成片展现出来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而某位和钟汉良有过深入接触的人士告诉小娱,“当时他们给出的条件,一看就知道肯定不可能按时拍完。”
危机公关也好,业内寻求支持也好,都只是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手段,但这次事件之所以引发如此多讨论,一是因为在该剧中“大量不合理的替身、抠像”现象确实存在,二是这样的案例在行业内并不是孤例,所以才会每次同类事件爆发,都有超多响应。
也有比较了解市场的人士为小娱算了一笔账,《孤芳》大概能卖800万一集,一共62集,就算剪掉两大主演的15000万,也能剩余3.5亿,“这里面,哪怕多花0.5亿在后期制作上,都不会是现在这种情况。”
他同时表示:“批评钟汉良和baby天价片酬的人,又想过剧组能靠这些所谓的流量小生、流量小花赚多少钱呢?”而为什么只要找了这些小生小花,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就愿意用如此的高价买剧呢?
可以说,在《孤芳》透露的整个产业链条上,大家的心态都有点浮躁。
实际上,今天小娱的采访受到了相当大的阻力,一位编剧甚至直接告诉小娱“经常有演员给很少的期拿很多的钱啊,这是行业常态啊,谁不知道。我劝你还是别写了”。
事情的真相只有制片方和演员方才能知道,但娱乐资本论认为,种种行业乱象和毒瘤就好比现在的雾霾,对那些急于站队和否认此事、力挺明星轧戏现象的制片方和创作人,希望你们不要在这个厚重灰蒙的冬天,假装空气很清新,还要劝人去“厚德载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