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娱乐资本论报道了明白学堂的出品公司——青藤文化获得A轮
900万融资的消息,青藤文化背后的投资人正是火星文化。
事实上,火星文化也在近日,刚刚完成了A轮融资,拿到来自东方富海和盛万文化的2800万联合投资。这是火星文化自创立一年半来获得的第三轮融资,2014年9月创立伊始即获得来自姚劲波和牛文文的500万天使投资,2015年6月再次获得多位业界高管1250万元pre-A轮融资,看上去,火星选择了一种不太一样的小步快跑的融资策略。关于火星文化的成立、发展以及PGC领域的未来,小娱采访了火星文化创始人兼CEO李浩。
1.“CP团队负责创作,我们负责帮他们运营、推广”
火星整体的核心理念是“希望帮助和服务好的CP(Content Provider内容供应商)”。
因为目前来讲,PGC领域的发展前景已经确定无疑了,然而问题是,绝大部分CP团队更倾向于制作、创作领域,但是缺乏发行和商业营销能力。
火星文化要做的就是弥补这一块空缺,李浩当初创办火星时就为火星注入了商业的DNA,包括商业的敏锐度,发行渠道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及营销团队帮助PGC团队变现的能力。
在当下的环境下,CP团队不断增多,2015年PGC团队数量达到5000家,全年节目数量几近达到10000档,节目数量快速增长,但几家视频网站资源有限,导致平台在分给节目的推荐资源量上面全面下滑,因此很多PGC单节目的流量也在下降,这时候就对PGC的运营分销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同时,如今,不仅不能单依赖视频网站的资源去做节目的传播,新媒体时代不同于传统电视的年代,并不是只要搞定发行方就可以,轻媒体环境下的CP团队一定要有强运营力。
2.发行、营销、内容投资是拉动火星文化的三驾马车
李浩对火星的定位是,“在内容行业我们可以像一个连接器”,连接内容方与各种平台方、渠道方。
火星文化的核心是三个模块,一是发行,二是广告营销,第三个模块是内容投资。
在内容投资方面,火星文化以投团队为主,投项目为辅,同时火星文化自己有一个对公司的评估模型,主要就是衡量一家CP团队在创作力,运营力和商业化这三方面的均衡能力。
李浩说,“火星的公司模型其实比较像光线传媒在内容行业里面的角色”。
“光线一开始进入电影这个行业时也是没有资源,没有积累的”,他们是首先是通过宣发、发行业务,与很多影院做互动支持,走到今天这个起步。
发行能力强了之后就会有很多制作团队愿意合作,目前在新媒体视频领域,火星文化已经帮助暴走漫画、明白学堂《明白了妈》等节目做了发行销售,火星文化发行内容的月度播放量已经达到3亿。
现在越来越多CP主动来找火星,2015年火星文化接触过的CP团队超过350家,并与其中其中的70家左右达成合作。
一方面火星文化与大量CP对接,另一方面,火星文化又对接大量的平台,视频网站、OTT,以及《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客户端、搜狐新闻客户端等第三方。
同时,火星文化也正在筹建一个内容营销的联盟,通过“内容+联盟”这样一种形式,去关联他们认为优质的有长远竞争力的CP”。
3.布局新媒体内容行业,做这个领域的“光线”
目前,火星文化已经投了四家公司和项目,披露出来的有三家,青藤文化、《龙斌大话电影》(龙斌是一档在央视十套做了很多年的电影节目《第十放映室》的主播),还有一家主要做女性题材的团队,叫超级糖果,他们在准备一档网剧《我是男神》,在腾讯独播。
在这其中,盈利状况最好的是青藤文化,另外两家还都处在种子投资阶段。
在内容理念上面,李浩把内容划分为泛娱乐和垂直两个领域,但火星文化在垂直领域的发力大于泛娱乐,因为在李浩看来,垂直领域的空间更大,所以明年火星文化计划要投10家左右的公司,其中,垂直领域内容6家,泛娱乐内容4家。
火星成立不到两年,所以作为早期公司,需要大量投资来作布局。
一般情况下,为了关联布局,“资本都在抢IP,但是IP都是从CP来的”,所以在火星文化看来,CP团队是更核心的资源。
火星选择和未来的这种行业大佬在一起,这些CP目前还没有被疯抢,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五年八年之后,他们将会是这个行业里面的大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