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旬,国内首个次元文化节-2017咪咕次元文化节在厦门开启,引得张一山、王嘉尔、马利伊等明星为其打call。
仅一月之隔,即12月16日,咪咕汇音乐盛典将在上海拉开大幕,集结了周杰伦、蔡依林、吴亦凡、TFBOYS等半个华语乐坛一线大咖。
无论是次元文化节,还是音乐盛典,呈现出的只是咪咕公司的冰山一角。作为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数字内容领域设立的专业子公司,咪咕旗下已经覆盖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数字等领域,文化产业生态版图不断壮大。
12月4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文化部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工作会议上,咪咕总经理刘昕表示,预计2017年公司创造行业价值将超过230亿元,可以说是目前数字文化领域用户规模最多、创造价值最大的国有企业。
1.咪咕多领域布局,成国内最大的正版内容聚合平台
在当下的互联网竞争环境下,随手翻看一家互联网头部玩家的投资布局,不难发现,他们在文化产业的触角随处可见。而对于中央企业中国移动而言,也是很早就大力拓展数字文化内容,建立“咪咕+”一站式服务体系,推出一系列文化产品。
时间跳转至三年前,中国移动设立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咪咕公司注册资本70亿元,下设咪咕音乐、咪咕视讯、咪咕数媒、咪咕互娱、咪咕动漫5个子公司,分别对应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五大数字文化板块。
说起咪咕音乐,前身为2005年成立的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彼时,QQ音乐还只是镶嵌在QQ里的一个附属功能,第二年才有了虾米音乐。据悉,过去十余年来,咪咕音乐为产业带来了超过50亿的产业贡献,并发展成为集正版音乐首发、音乐内容销售、计费会员运营、艺人活动演出于一体的音乐全产业链平台。
数据显示,咪咕音乐全年累计举办300场以上演艺活动,传播覆盖人群达50亿次。目前,咪咕音乐已经成功打造“咪咕汇”、“咪咕和TA的朋友”、“咪咕音乐现场”等七大演艺品牌。
2015年由“和阅读”更名的咪咕阅读,涵盖图书、杂志、漫画、听书、图片等产品,累计培养了海量用户的数字阅读习惯。根据易观智库7月发布的《2017中国移动阅读市场年度综合分析》,咪咕阅读的市场渗透率为11.5%,位居行业第三。值得一提的是,青年作家“天蚕土豆”代表作《斗破苍穹》在“咪咕阅读”获超 30 亿次点击。
兼具游戏平台角色与发行商角色的咪咕游戏,集合了游戏视频直播录播、热门电竞赛事等功能,且具备强大的发行运营能力以及多领域跨界IP价值实现能力,成果包括《奔跑吧兄弟5-跑男小镇》,《速度与激情8》等游戏
此外,咪咕还涉足综艺领域,其自制综艺节目《Battle!好身材》,从现有的亲子、音乐、竞技类综艺品类中脱颖而出,以健身为切口,填补了网综内容空白
这档综艺在咪咕善跑、咪咕视频、咪咕直播、咪咕圈圈、咪咕音乐五大APP同步播出,开创了国内网综在移动端、PC端(咪咕视频)、TV端(中国移动魔百和)三屏同步播出、互动的新模式。
据娱乐资本论了解,咪咕公司旗下五大内容型业务已汇聚超过1200万首歌曲、430万条视频、1200+路音视频直播、50万册书刊、3万+款游戏、37万集动漫画,现在,咪咕公司俨然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正版数字内容聚合平台。
2.咪咕探索边界新玩法:涉足人工智能、O2O演艺,推出9.9元包月,
除了在基础文化内容业务上深耕外,咪咕也在不断打破限制,寻求更新鲜的玩法,研发新技术,探索产品边界。
如果细数近几年的文化娱乐风口概念,IP一定是其中之一。从《花千骨》、《琅琊榜》到《盗墓笔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这些IP大剧的热播都印证了全IP的成功。而咪咕阅读早就在全IP运营上发力,在众多IP开发巨头的强势围绕下,咪咕阅读把目光瞄向了网络文学IP的打造,像通过“咪咕杯”网络文学比赛,助推优质IP在内部形成自循环,来扩充自身优质内容储备。
另外,咪咕还与迪士尼、环球、BBC等国际知名文化企业开展合作,引入《速度与激情8》、小黄人、蜘蛛侠等热门IP,来打造咪咕特色的全IP运营模式。
同时,咪咕阅读联合亚马逊推出全球首款“双内容平台”电子书阅读器,推动全民阅读。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咪咕阅读更是赶大势所趋,上线9.9元/月包全站模式颠覆了阅读付费的“行业标准”,体现出其在数字阅读领域内的革命性创新。
人工智能是当下的风口,互联网巨头都有布局,同样这也是咪咕数媒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咪咕灵犀INSIDE的发布,标志着咪咕数媒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化发展与应用。而咪咕公司还联手美国ODG打造了智能MR眼镜 MIGU Glass。
当各大互联网音乐平台还在为版权争夺厮杀时,咪咕音乐则在O2O演艺上做得风生水起,后来,这一业务也成为各音乐平台觊觎的香饽饽。线下演艺,前面已经提过,而在线上,咪咕音乐仅2017年演艺活动直播超过215场、点播超过350场,并且很多场次提供了现今流行的VR、AR直播。其中2016年第十届“咪咕汇”,现场观众1万人,在线直播观看人次突破1亿,累计传播覆盖达56亿人次。
随着《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口碑动漫电影的出现,以动漫为代表的二次元文化市场日趋扩大,据易观调研数据显示,90后、00后已经成为了二次元、泛娱乐的主力军。为了使得传统文化与国产动漫相结合,咪咕动漫采用的策略是用“中国标准”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制定了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ITU)目前,使用企业已超过1000家,覆盖用户过亿。
在原创扶持上,咪咕共扶持原创作品超过 180 万件,累计合作优质音乐人 1.3 万余名,优质原创版权 5 万余首,汇集 1 万原创视频作者、30 万原创视频作品、1.5 亿网络院线观众,创造了 5 亿网络院线票房。
3.开启““A.I.P”运营模式,打通业务链接,助力文化发展
因为其国有企业的身份,咪咕也一直发挥“助力中国梦”的角色。
比如,2014年12月,和央视合作建设4G直播中心,覆盖超过8亿中国移动用户、1亿宽带用户。先后对九三阅兵、全国两会等重大事件进行了全程高清直播。在十九大期间,对开幕式进行手机、PC、TV三屏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次超6300万。
还有,为了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开展民族音乐保护传播工程,曾开展了“五彩凉山”、“天上西藏”、“多彩云南”等多个民族音乐文化工程项目,聚合超过10000名的民族音乐人,8万首正版民族音乐,传播覆盖人群超过6亿。
再就是,与光明网联合打造 “致·非遗敬·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直播项目,联手浙江卫视《汉字风云会》,弘扬汉字文化;在刚刚结束的2017咪咕次元文化节上,推出了咪咕圈圈次元C站,深入诠释“China中国、Creation创造、Connection连接、Change改变”4C理念,讲述中国故事,推广中国文化等等。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会上指出,党的十九大将文化的定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他提到,新时代文化产业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遵循把握正确发展导向、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注重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促进与相关领域深度融合、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推进开放发展与合作共赢等8个方面的思路。
从咪咕的一系列动作中,可以看出公司也一直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要求,助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回到产业链布局上,接下来,咪咕将大力探索“互联网+数字内容”运营创新,将内容孵化与渠道合作结合,着力开展跨领域 IP 运营,积极打造新媒体融合、数字内容聚合、版权交易、内容创业创新四大平台。
纵观当下市场,受益于消费升级,大文娱产业发展如烈火烹油,腾讯、阿里、网易都纷纷在该领域投入重金,仅一游戏业务,每年都能给腾讯、网易带来盆满钵满的收入,网络文学方面,阅文集团的上市使得腾讯市值多上几个台阶。而在游戏、阅读等领域皆有布局的咪咕,价值可想而知。
IP对文娱产业的重要性毋庸赘述,只是现阶段仍处于较简单原始的开发运营1.0模式。在2017咪咕次元文化节“一带一路”全IP论坛上,咪咕开启了““A.I.P”运营模式,即“全IP 2.0”时代。据了解,“A.I.P”模式即“AI+People”与“AI+IP”,就是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分析、认知用户和IP特点,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沉浸式、无缝衔接的产品体验。
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下,缺乏大数据、AI等基因的模式已经无法契合目前的发展语境。但用户、数据以及场景正是咪咕的优势所在。在中移动8亿多用户基数下,加上咪咕旗下数字内容矩阵所覆盖的精准用户和内容数据,咪咕可以很容易感知到用户在文化内容方面的需求。然后,联合合作伙伴,通过AI技术,针对不同的IP及目标受众,开发满足各个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事实上,咪咕所打造的从内容到终端,从线上到线下的完整产业生态,可以将各个场景打通,实现全媒介渗透传播,又能在各个链条上延续IP的长尾效应,实现书影游联动,IP价值最大化。
对于在“全IP2.0”时代的发展上,咪咕还会围绕‘文化创新’、‘原创扶植’、‘优质版权合作’等三个方面,投入100亿资金和200亿的各类资源。
背靠中国移动8亿用户,通过咪咕音乐、咪咕视讯、咪咕数媒、咪咕互娱、咪咕动漫五大业务的联动,咪咕的想象力不容小觑。在发力数字内容的过程中,咪咕无疑将带来一场关于文娱生活方式的“IP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