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人民的名义》找上门时,陆毅看完剧本,有那么点儿犹豫。故事精彩、深刻,难得一遇;与此同时,尺度太大,审查风险难测。
陆毅的顾虑并非毫无来由。十年前,他与孙红雷、宋春丽一起演了一部以走私为背景的剧——《浮华背后》,播出时历尽坎坷;接着,他主演的《大槐树》、《苏东坡》也皆因类似原由未能顺利播出或上星。
有着同样担忧的不止陆毅一个人,《人民的名义》在筹备和拍摄过程中也曾遭到不少投资方的先后撤资。
之所以最终下决心接拍,一方面是因为被李路导演感动,“他从两年前就开始筹备,在资金各方面都有问题的情况下,抵押房子,自己垫了很多钱。”另一方面,作为演员,陆毅觉得遇上一个好的剧本实在太难得,看到这么好的剧本其他顾虑也就自然靠后了,面对这样的题材,他不由得有种使命感,觉得自己有责任为观众传达一些正能量的东西。
出乎意料,《人民的名义》不仅顺利过审,且成为全民热议的现象级剧集,近日收视率甚至破6。随着该剧的话题爆棚,各种关于演技的争论也开始出现。
“你对自己的表演还满意吗?”
电话那头,陆毅认真讲道,“我只能说我真的是很认真、很努力地去完成了这个角色,而且所选择的表演方式是和导演及其他主创达成一致的。”
1.“侯亮平就像黑暗中的一缕阳光”
在陆毅接到的第一稿剧本中,侯亮平年龄在50岁左右,他找到李路,“你确定让我演侯亮平?年龄不合适啊。”导演回他,剧本在调,为了区别侯亮平和老官员,角色处理上会让其显得年轻化。
而这种角色设定,也为陆毅带来了第一波质疑,相比其他沉稳持重的演员角色,观众觉得侯亮平有些稚嫩,不够老练,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活不过两集。
剧中的很多老戏骨的表演都让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人民的名义》前三集跟陆毅演对手戏的侯勇演一个贪了两个多亿的干部,虽然只出现了三集就被观众称为“教科书般的表演”。
这一场戏,也让陆毅印象深刻。这三集陆毅和侯勇演了三个通宵,他们都管导演李路叫李天亮,不到天亮不收工。但是大家演得投入,不知不觉天就亮了,跟侯勇的这三个通宵就让陆毅感觉很过瘾。
但这一场戏令观众为侯勇的演技折服的同时,也出现了对陆毅表演争议的声音。对此,陆毅表示这是一场富有转折的戏中戏,侯勇老师饰演一个表面上看似清官的贪官,他最初的表演必须凸显憨厚形象且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这样才既符合事实,又增加戏剧冲突。面对对方看似无懈可击的伪装,陆毅就把侯亮平特意设计得更“跳脱”一些,在与侯勇饰演的赵德汉一角的博弈中不断周旋、不停试探,一点点揭开对方真面目。刚开始观众可能产生“是不是抓错人了” 的质疑,最后,在缓缓显身的现金墙面前被真相震撼,这样的剧情角色设计,一开局就牢牢的吸引观众的注意。
陆毅说:“这就是我们这场戏想要达到的效果。侯亮平出场的时候举手投足盛气凌人,未必会让人喜欢。而他面对的又是个一脸憨厚的大叔,不明真相的观众甚至会对这个大叔有一些同情,其实这正是在为后面的剧情进行铺垫,从而更好的进行剧情和人设的反转。”
与前辈们的合作是机会也是压力。为了丰富角色,陆毅专门到最高检反贪局体验生活,几天下来,他发现真实中的办案人员,与自己原有印象有很大出入,“很多人对于检察官这个职业的想象都是比较严肃沉稳,但他们中一些真的是刚毕业,很年轻,而处长也是跟我年龄差不多,有的比我还小。所以,剧中侯亮平的形象和性格设定还是合理的。”
剧中,他为侯亮平设计了一个成长过程。侯亮平最初只是一个处长,主要工作是查案执行任务抓人,他没有那么多老谋深算的东西。他接触到的高官大多是他的侦察对象,所以一开始他在和其他官员的相处中不拘小节,大步流星,说话语速快,和其他谨言慎行的官员形成鲜明对比。他行事果断,勇往直前,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陈海出事后他临危受命到了汉东,察觉到形势复杂人心难测,才慢慢意识到危险,办案讲话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导演最后定我演侯亮平,就是希望我和其他人有不一样的东西。如果说侯亮平也是特别深沉、老谋深算的,剧组就不会找我这个年龄段的演员了,会直接找50、60岁的演员。所以大家觉得侯亮平稚嫩,其实是我们有意让他显得年轻,制造一种年龄上的反差。”在陆毅看来,这正是编剧和导演想要传达的理念:一帮当官的人里,突然来了一个年轻的反贪局长,就好比数学教授、物理教授、化学教授正一起开会,突然来了个体育老师,肯定会显得格格不入,这种反差必不可少。侯亮平就像黑暗中的一缕阳光,是汉东政治生态中有理想有勇气的新生力量。
2.“正直的化身”陆毅
电视剧里的侯亮平相对于其他角色无疑是最完美的,家庭幸福,领导重视,老师喜欢,而这也是这个角色备受观众质疑的地方,就是过于正面化。陆毅也承认,这个角色有点过于理想化,他举了一个例子:“这部戏有那么多的人物,其他人多少都有点私欲和缺点,但是侯亮平毫无利已之心,品德完美,甚至连婚姻感情都不能有瑕疵。”
对于这样的人设,编剧给侯亮平赋予了非常正面的意义和使命。陆毅说:“侯亮平身上是有使命的,他在这个剧中他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肩负了很多责任。剧中有些正能量的东西,必须通过侯亮平的口把它说出来。”
这样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必须要用一个正面和可靠的演员,而陆毅就符合这两点。
《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在被问及“陆毅是你心中的侯亮平吗?”时,曾如此回答:“侯亮平这个角色,必须有年龄要求,而且个人形象要正,不能有任何绯闻,检察机关对我们是有要求的。陆毅是大家所熟知的乖孩子,不会出事。你说有的演员戏拍完了,嫖娼吸毒被抓了,那戏怎么办?这种风险我们不敢冒!更不用说,陆毅演得很好很棒,我和导演都认为我们的选择是对的。陆毅符合我们对角色的要求,非常俊朗、阳光。他是他那一辈儿演员中演技最好的!他很好地完成了戏剧和角色赋予他的任务。”
确实,仔细回想一下,从五岁踏入娱乐圈至今三十多年,陆毅几乎是“绯闻绝缘体”。而在采访过程中,他提及最多的词汇则是“使命”“责任”“担当”,俨然是侯亮平的现实版。
如果抛却其他因素不谈,《人民的名义》里陆毅最想饰演的是“高育良”这个角色,“可能因为我长得太正,一看就是好人,若演那种穷凶极恶的坏人,观众可能也不太容易接受,但如果演这种(高育良)道貌岸然的斯文败类,还是可以的,未来我很想去尝试。”
此外,他还想挑战警察的角色,希望能有那么一点点不完美,但看起来却可信度高的角色。
普通人是不可能没有缺点的,而侯亮平是完美的理想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陆毅增加了不少表演难度。为此,主创们为侯亮平设计了做饭、带孩子、给手下找对象等生活化的场景,力求将其塑造得有血有肉。但侯亮平的主角光环,依然导致陆毅在剧中吃力不讨好,“观众似乎更喜欢看反腐主线剧情,这个可以理解。”
即使知道会面临此类境况,陆毅说这样的角色肯定要有人来承担,这是他的责任,“剧中需要这样的角色传递核心正能量。”
这种“侯亮平式”作风,不止体现在角色中,生活中陆毅亦是如此。对于当下某些演员不背台词、频繁使用替身等现象,他说自己如果遇到的话,肯定也会当面指出。
“演员要洁身自爱,尤其是偶像演员,有那么多年轻人喜欢你、追随你,学习你,因此一定要树立正面的形象。不只是在自己饰演的角色中,生活中同样也要做好榜样,这是公众人物必须具备的责任感。”
现在的演员都流行跨界,有人跨界去做导演,例如邓超、王宝强,有人跨界去做投资人,例如黄晓明、胡海泉,但对于跨界,陆毅却并不感冒。
不想做导演,是认为自己做演员比做导演要好。而不去做生意,把生意交给老婆打理,陆毅称:“我真的不太适合做生意,也不太善于与人打交道,所以还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反正那么多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3.“没野心”or“自由淡泊”?
让陆毅用一个词形容自己:自由淡泊。他不善言辞,想来想去不知如何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解释其中的涵义。“我觉得这个自由体现在,包括对于生活、工作,会更多地随心去选择。”
其实,如果翻看他近年的动向,这似乎也不难理解。
二十三岁便被赵宝刚推至镁光灯下,年少成名。在演艺事业上升的关键时期,毅然选择回归家庭,陪家人陪孩子。如果不是参加《爸爸去哪儿》,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陆毅已经多年不在江湖。即使后来复出,依旧在偶像、古装剧里打转转,拍戏节奏也是不急不缓。
而这次对于《人民的名义》的选择似乎跟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四十知天命,陆毅给了自己一个做出选择的理由:“之前可能因为年轻,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去玩,去拍各种各样类型的戏,毕竟多做些尝试也不是坏事。但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四十岁出头,选择必然会更慎重一些,希望能留下更有份量的作品。”
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外界打扰,红或不红,过气与否,他都不在意,“我把这些看得很淡。如果在意的话,我就不会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在家一待三年。任何时候,家庭都是我心里第一位的。”
身为上海男人的他顾家,本无可厚非,但在粉丝眼中,所谓的自由淡泊,则显得有点“没野心”,或者不够“aggressive”。
但陆毅乐于其中。“我本来就是比较低调的人,我不喜欢去争什么名啊利啊,结婚有了孩子后,想明白很多事情,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最清楚,所以我喜欢拍戏离家近一些,这样可以经常回上海陪家人。人气这些随缘吧,曝光率高了反而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
对于成就这件事情,他也有自己的一套衡量标准:“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在专业领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演员不像运动员,你跑了差0.1秒你就是第二,演员这个职业成功的评判不一样,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说这样那样才算成功,不同的人诉求也不同,我很满意的是,演了这么多年戏,有一些好的作品和角色能被人记住,很多年后还会有人提起。”
在面对侯亮平引发的争议时,他更是云淡风轻,“作为演员塑造不同的角色,肯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我从来不会强求,这么多年,对我的争议也没断过。有道理的我会接受,没道理的我会直接过滤掉,不会让它太影响自己,作为演员,最重视的还是拿作品说话。”
“现在,你觉得自己是偶像派,还是演技派?”
“偶像演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