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电影业务不能持续盈利?博纳可以。”
几天前,在北京悠唐国际中心博纳总部,博纳影业总裁于冬接受了娱乐资本论的独家专访。这也是博纳宣布正式完成私有化之后,于冬第一次面对媒体。
如今的影视圈,正是资本的狂热之地,然而,刚刚从纳斯达克“镀金归来”的于冬,反倒给我们留下一种返璞归真的印象。
“我们不玩财报游戏,踏踏实实做电影。”于冬表示:“未来博纳的制作、发行、放映三大业务,要牢牢占据主营业务收入的90%以上。”
对于到国内的“IP热”,以及“明星资本化”的浪潮,于冬旗帜鲜明地Say No——
“曾经有作家要把30多个小说IP一揽子出售,我没答应。首先我不认为他的这些IP都适合拍成电影,其次我不可能变成一个只做你IP的公司,我没有那么多精力。”
“你不买明星或者导演的公司,他们从博纳离开怎么办?”面对娱乐资本论的提问,于冬回答说:“他们从来都不是我的,我也不想用这种方式来做数字游戏或者是报表游戏。”
他在采访中透露,博纳正在谋划院线业务的一次大规模扩张:跟多家地产商合作,3年内提升到100家,总银幕数量超过800张;此外,进军好莱坞的计划也已经箭在弦上。
1.谈发行:平均每月至少发行1部,要做最大的发行商
娱乐资本论:您怎么看博纳私有化?
于冬:我一直觉得这样的选择是对的。私有化就像一个种子一样,这几年一直不断地在心中长大、发芽,越来越坚定。
每当我看到博纳取得一点成绩和进步,带来的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认同,尤其是看到很多A股影视公司,主营业务下滑,靠其他资产甚至是投资收益来填补主营业务,背离影视版权的核心和领袖地位,这样的局面出现的时候,我觉得我更应该回来做这个行业的领军企业。
娱乐资本论:单纯以电影为主营业务,博纳的业绩会不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
于冬:我就坚持把影视作为主营业务,谁说电影不能持续盈利?有人觉得电影波动性大,要靠投资来弥补。但是我认为,电影在今天这个10年高速发展阶段,它必然是主营业务。博纳是以电影为主营业务的,结结实实的公司。制片、发行和院线,这三大板块的主营业务要牢牢占据90%以上的收益。
博纳是经历过美国资本市场历练的,至于所说的波动性,是博纳在面对美国投资人的时候就解决的问题。
除了电影制作以外,还有发行和院线,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现金流,来对冲和平衡我们大小档期之间的收益差异。
娱乐资本论:您刚刚说的用发行和院线对冲大小年之间的差异?
于冬:就是我们自己电影上映的时候,票房和发行肯定是公司增长的动力。但当你在没有影片的时候,发行放映发行其他第三方电影,包括国外引进的批片,依然给你的影院带来巨大的收益。
当初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很多投资人问我,你能保证每个月都能发行一部自己的电影吗?你能拍得了这么多电影吗?但我说,第一我是发行公司,我一定能做到1年发行12部电影,这样就能平均每个月1部电影。
娱乐资本论:未来,博纳在制作和发行方面会有不同侧重吗?
于冬:好莱坞米高梅那个logo很形象,这个狮子吼一声,吼两声,吼三声是不同的领域的产品。借这个logo来说,吼一声就是博纳投资比例比较小的或者保底发行的影片;吼两声就是自有知识产权的电影,这意味着后续开发和未来收益都是我的;吼三声就是既能带来知识产权又能带来高票房的电影。博纳这么多年来,都是在做一件事,成为最大的发行商。
2.谈制作:做更多“吼两声”和“吼三声”的电影
娱乐资本论:除了发行以外,私有化之后,博纳在制作业务方面会不会有些新变化?
于冬:博纳在制作上的转折点是《激战》,这部影片之后我们自己拍的所有片子都赚钱了。《澳门风云》从第一部开始,3部都是我们自己的版权。所以,我有这个信心。有些公司电影主营业务收入20%都达不到,还顶着影视公司的title,市盈率还高达80倍以上。现在很多影视公司,一年发布个几十部片单,但真正自己投资制作的,拥有版权的又有多少?博纳以后要做更多吼两声和吼三声的电影。
娱乐资本论:去年光线买了大量的IP和工作室,博纳会这样做吗?
于冬:这都是为了参与投资,以小博大,减少自己的风险。但是有版权的的并不多。 再说,买那么多IP,一辈子都拍不完。之前有个作家手里有30多个小说IP,要一揽子出售,我没答应。首先我不认为他的这些IP都适合拍成电影,可能我会买你一个IP,但要让我花那么多钱,拿你30多个,变成我垄断你,我觉得对不起你,因为我不可能变成一个只做你IP的公司,我没有那么多精力。
娱乐资本论:我看到博纳最多的还是跟香港导演合作比较多,也购买一部分批片,有没有想过尝试一些其他类型题材?
于冬:我认为有些题材适合什么样的导演来驾驭很重要。我觉得现在行业里普遍缺优秀的导演和专业制作人,那么我的习惯也是做熟不做生。
我觉得大家更了解每个导演的优点,制作人的优点,长处,能够适什么样的题材,这实际上是跟你的信任有很大关系。一个电影公司同时开启10几个项目,你不可能让某一个项目把整个公司成为救火队员去扑救。
娱乐资本论:博纳会买一些明星的空壳公司吗?
于冬:不会。不想用这种方式来做数字游戏或者是报表游戏。我更倾向于跟这些人一起创作,做好的产品,而不是局限在财务报表上,数据游戏,总之,不要在报表技术上去讨巧。
娱乐资本论:如果你不买,有可能导演和明星从博纳走掉?
于冬:他们从来都不是我的。我只是觉得,这个戏适合这些明星的时候,我会去他,难不成他拒绝我的时候,我这戏就不拍了?林更新一部《智取威虎山》就出来了,但是林更新今天也不是我们的。为影片选演员这是个专业的事情,不是财务报表游戏。
3.谈影院:3年内超过100家自有资产影院,预计收入40亿
娱乐资本论:之前您提到跟阿里一起布局院线,现在是什么进展?
于冬:最近这半年,签下来至少40亿票房产出的优质电影院,有些是跟很大的一些厂商一揽子战略协同,加上原有的影院,未来3年,可能有100家电影院,总银幕数量超过800张。
未来5年内,这块将还是是博纳主营业务。而且我们的管理的影院,会从系统、运营管理、各个专业性上提升。接下来影院的选址不是所有项目都收。我们博纳系的影院大部分在成熟商圈。
娱乐资本论:你怎么看万达影业的百亿融资?博纳IPO之前,会做一次类似的大规模融资吗?
于冬:融资肯定会有,但规模不会太大。因为私有化回来之后,各种金融工具的融资成本比较低,融资渠道也多了。
娱乐资本论:博纳跟地产商是怎么样合作的?
于冬:越来越多的地产商接纳所有电影院,就连万达也在争抢非万达系的电影院,大家就是一个公平竞争。而在这个竞争中,博纳从报价、品牌优势等各种维度考量,一定是排在招商前三名的电影公司。
娱乐资本论: 你接下来还会做一系列的收购吗?
于冬:我觉得这个是必然的,但也是仅仅围绕博纳上下游的产品收购,影院肯定是收购的吧?
4.谈国际化:3个月去一趟洛杉矶,一家一家谈
娱乐资本论:上次您说2016年要三个月去一次洛杉矶,就像当年拎着包去香港一样,一家一家谈?
于冬:马上开始了,博纳洛杉矶办公室搞好了,5月份要正式运营。
娱乐资本论:那国际化这一块,接下来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策略?
于冬:我觉得电影圈的生意,最重要的是融入制片人和导演当中,跟他们进行有效沟通,大家的创意相互碰撞,萌发一些新想法。而不是在电影节或者各种饭局上去聊电影,没有跟进是聊不出电影的。
娱乐资本论:但是博纳也跟TSG有类似买片方面的合作?
于冬:这个投资是基于我们的理性判断,我们去投资了这部片,而不是一下子把你未来50部片子我都买来。我们公布的跟TSG之间的这6部影片都是肯定能赚钱的。
娱乐资本论:今后在海外投资的话,希望投一些什么样的影片?
于冬:我希望做一些合拍片。博纳现在正在准备《窃听风云》的国际版,有可能直接跟六大一起拍。麦庄曾经拍了《无间道》3集,形成中国品牌,翻拍成美国版本《无间行者》之后还赚了4.6亿美金的票房。现在同样的导演,警员犯罪、华尔街股市内幕、金融犯罪,这几个元素在里面,原创的中国故事,加上有之前三部《窃听风云》的基础,我觉得是时候拍摄一个国际版。
娱乐资本论:在跟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市场有过合作之后,您觉得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还能持续多久?
于冬:今年国内银幕数量已经达到3.5万张,接近北美3.9万张。如果中国的银幕数继续保持每年6000张的增速,再有5到8年的时间,中国市场的票房产出将3倍于北美市场,达到1500亿-2000亿的规模。
娱乐资本论:这个数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于冬:整个北美大概是100亿美金的票房,年人均观影人次是5.8次,我们现在年人均观影人次是1次,当达到年人均观影3次的时候,我们的荧幕数量又是美国的1倍,6到8万张。北美现在3.9万张已经没什么增长了。我觉得未来10年内,3倍于北美票房市场完全可以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