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占利润三成,政府补助才是影视行业支柱?

影视行业利用政府补助资源产出优秀作品的方法论

作者|张逸虹

要说全世界政府和影视行业的关系,可能没有哪里能比中国更为紧密,而这种联系,许多人最容易忽略的,恰恰是经济上的扶持,它甚至成为整个影视行业的隐形支柱

娱乐资本论翻阅完影视业2023年的年报,这个事实也浮出了水面——部分影视行业的政府补助占其净利润比重竟超过20%!最高的像博纳影业,甚至一年补助现金流超过一个亿。

图1 2023年影视行业上市公司收到政府补助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燃气电力业、农林牧渔业等国计民生行业,能与之匹敌的,则是创汇能手制造业等,这里面还包括国之重器新能源汽车行业(前几名为宁德时代、长城汽车、上汽、比亚迪等,因与本文无关不详加展示)。

图2 各行业政府补助占营业总收入比重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当然,2023年有其特殊性,这一年恰好是疫情结束后第一年,作为“特困行业”,专项资金返还、纾困补贴仍未完全消退,一直以来如霍尔果斯、西藏山南等地的税收优惠也在继续,像光线各地就有五家子公司仍在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图3 关于阶段性免征国家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的公告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到了2024年,随着多地合并广电局与文旅局,影视文旅的联动也越来越频繁,地方层面的相关支持政策也越来越多,像北京单部网剧的扶持金额就达到了1000万。贵州、福州等旅游城市给钱给地,而力争做微短剧名城的杭州,临平区提出“3个亿扶持”、余杭区设立2亿元微短剧基金……

在特殊补助走向尾声的当下,影视企业如何利用政府补助资源产出优质作品?我们分析了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相关支持政策,试图给出影视行业与当地经济协同发展的方法论

上市公司整体补助情况:收到补助有所下降

小娱选取影视产业链中各环节的12家上市公司,对比各上市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现金流入情况。

整体来看,2023年,各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较此前有所下降。电影生产公司获得的补助波动性较大,与当年的上映情况有关;受疫情影响,院线公司在2020-2021年间获得补助显著提升;剧集公司获得补助金额整体小于电影公司,因单个优秀项目获得的奖励具有不稳定性。

图4 近四年影视行业上市公司收到政府补助现金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图5 2023年各上市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现金流入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从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中所占比重来看,电影生产公司对政府补助的依赖程度>剧集公司>院线公司,与不同业务的商业模式有关。院线公司重资产占比远高于内容生产公司,同时现金流更为稳定。此外,如横店影视这样政府补助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对于龙头影视公司奖励的企业,其政府补助比重相对较大。

图6 各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现金流入占经营性现金流入比重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图7 各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相关负债占总负债比重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我们将上述上市公司的过去三年内获得的补助分为如下几类。不难发现,2023年补助金额的整体下降可能存在如下两点原因:一方面来看,2020-2022年疫情纾困补助力度较大,2023年开始重新恢复正常;另一方面来看,各公司部分补助与项目开发情况挂钩,项目的扶持经费具有不确定性。像光线影业本来依靠《火神山》获得了1000 万元“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由于该项目停摆,光线不得不退回。

图8 各影视上市公司补助分类

未来,有哪些补助渠道可以持续为影视产业赋能,影视企业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补助?接下来,娱乐资本论对国家与地方层面的政府补助政策的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国家层面:专项资金扶持优秀项目与院线建设

国家层面,补助来源包括财政部、中宣部(包括电影局)、国家广电总局等。下面娱乐资本论将进行详细拆解。

201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开始实施,其中电影产业支持、保障相关条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专项资金(第三十七条“国家引导相关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基金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投入力度”);

税收(第三十八条“国家实施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

电影院建设和改造(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效保障电影院用地需求,积极盘活现有电影院用地资源,支持电影院建设和改造”、第四十三条“国家采取措施,扶持农村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开展电影活动”);

电影融资(第四十条“国家鼓励金融机构为从事电影活动以及改善电影基础设施提供融资服务”)等。

其中,电影院建设和改造、专项资金主要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进行,也是政府补助的两个主要构成方面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国家电影转资办对影片宣发、民族语译制、拍摄基地进行资助;另一部分转移支付给各地政府,主要利好院线公司。根据2023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地方资金整体绩效目标表,年度总体目标如下:

目标1:繁荣发展电影市场,鼓励影院放映国产影片,力争国产影片票房占总收入不低于55%

目标2:扶持乡镇和中西部县城新建的数字影院不少于260家,促进基层影院发展

目标3: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语影片译制不少于750部次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国家电影发展事业专项资金“取之于电影用之于电影”,过去几年免征专项资金的实施使得近几年专项资金的补助幅度有所下降。

图9 2022-2023国家电影事业专项资金补助地方资金分配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对于优秀影视剧项目,也存在多个政府补助渠道: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由财政部下发至各省份,各省市对影视产业相关企业进行补助。除电影公司外,补助范围还包括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相关企业。

图10 2023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重点项目)分配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国家电影局每年组织开展电影精品资助工作。根据《国家电影局关于申报2024年度电影精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通知》,申报项目范围包括已完成立项(备案)的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和重点题材影片、2023年(含)以来已在影院上映的纪录、科教、动画影片等。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每年组织电视剧资助工作(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资金)。其扶持资金将由广电总局直接拨付至获扶持项目的制作机构,相关省级广电行政部门负责监督使用项目。扶持项目范围包括剧集与网络电影。

图11 2023年度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资金项目扶持项目名单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此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每年对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进行评审表彰,评选范围覆盖戏剧、电影(包括动画电影、纪录电影)、电视剧(包括电视动画片、电视纪录片)、广播剧、歌曲等。

我们复盘了披露政府补助构成的各上市公司受到上述国家级补助的情况。不难发现,1)由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近期的返还政策主要作用于院线公司,具有院线业务的上市公司国家补助占比明显高于内容生产公司;2)上市公司的企业性质对受到补贴的类型有直接影响。由此,对于大多数行业内的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当地政府的扶持及补贴政策至关重要。

图12 部分上市公司国家补助占收到政府补助比重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中国电影使用2022年年报,其余使用2023年年报)

地方层面:把握三条高补助地区规律

如果说国家层面的补助通过设置总体绩效目标和评审重点项目把握了影视产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地方政府则是多数政策补助的实际实施者,因此地方层面的具体补助措施更加值得影视产业中的众多中小企业关注。

近年来,多地陆续出台影视产业的相关扶持措施。以厦门为例,今年1月出台的《厦门市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引发关注。根据《措施》,厦门对于影视行业的扶持政策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对影视企业的补助(“培育壮大影视产业市场主体”):对在厦门市新设立、年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上的影视企业,按营业收入的1.5%给予奖励,每家每年最高500万元,奖励期限最长3年。

对优秀作品的补助(“积极扶持影视精品创作发行”):对入选中宣部(国家电影局和国家广电总局)、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和省广电局)、市委宣传部(市电影局)等重点支持的影视作品项目,最高奖励500万元;影视作品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奖励300万元;获得金鸡奖、飞天奖、华表奖的,奖励200万元;获得金鸡提名奖、百花奖、金鹰奖的,奖励100万元。

对影视节展的补助(“支持举办影视节展活动”):影视节展、优秀影片交流等活动,每场最高可获100万元补助。引进院线电影来厦举办全国首站首映礼的执行单位,单场最高可获20万元补助。

对影视剧组的补助(“积极吸引影视剧组来厦拍摄”):对在厦拍摄剧组的食宿费及租用车辆、摄影棚和器材等费用给予补助,每个剧组最高200万元。

对影视人才的补助(“加大培育影视人才发展”):对影视产业人才在厦年度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达200万元(含)以上的,按其所得的10%给予奖励,最高500万元,奖励期限最长3年。

无独有偶,四川成都在2024年发布《郫都区促进影视文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其补助方面与厦门大致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郫都区主打“全产业链扶持”,除了上述支持方面以外,还对成都影视城硬件载体建设与专业设备投资、版权(包含剧本生产与版权交易)、影视作品发行与放映、影视产业融资提供了相应的支持。

AI作图 by娱乐资本论

特别的,在当前短剧行业“传统影视中心+部分新一线城市”的地方产业布局下,浙江杭州、山东青岛等地着重对微短剧产业提出了补助措施。

杭州,临平区“3个亿扶持”新政策针对临平区内业绩卓越的头部企业和爆款剧、精品剧企业给予丰厚奖励,并为新注册微短剧企业提供房租减免;余杭区设立总额2亿元的网络微短剧发展基金,给予微短剧创作全链路支持;西湖区辖内的艺创小镇推出了“微短剧十条”政策包,涉及房租补助、项目支持、分成奖励、创作奖励等多个方面。

青岛西海岸新区,《支持青岛影视基地高标准建设的若干政策》提出:扶持微短剧基地建设,连续三年每年给予基地运营方最高150万元资金扶持,对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拍摄的优秀微短剧(含小程序剧)给予单部作品最高100万元的奖励。

上述地区对影视行业的扶持绝非个例,实际上,贵州、福州、湖州等众多省、市、区都已经出台了相关补助政策,力度各有大小。哪些地区对影视行业的力度更大?换句话说,哪些地区更加扶持影视行业?

小娱复盘了多地影视产业扶持政策,总结了高补助地区的如下几条规律:1)经济发达的一线与超一线城市(北上广等),补助范围通常包含整个文化产业,以满足市民的精神消费需求;2)影视基地所在省市(浙江、四川、青岛等),包括老牌影视基地与新建影视基地,主要试图通过引入影视全产业链来拉动当地经济,此类省市在补助范围和扶持力度上较有优势;3)部分旅游城市(贵州、福州等),鼓励影视作品凸显当地元素,以当地为主要外景取景地或凸显当地地名或标志性景点,将影视作品作为宣传城市形象的方式

结语

除了本文提到的政府补助以外,税收优惠、租房补贴、融资优惠也是多地争抢优质企业与优质人才的重要渠道。娱乐资本论提示中小企业可以格外注意当地的:企业落户优惠、影视拍摄优惠与配套设施、对优秀项目的扶持力度

近期,多地宣布将广电局与文旅局合并,也再一次强调了影视与文旅的联动作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影视产业不仅拉动精神文明建设与精神文化消费,同时也能对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影视产业也需要配套设施与支持环境。未来,不难预见的是,一条龙服务、全产业链扶持、“影视+”的打造,将成为地方影视产业政策的三条主要路径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