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苇笺
今年9月底,视效公司聚光绘影多人反映该公司欠薪欠项目款,这时人们才发现,特效行业在今年的生存环境尤为艰难。
行业头部不少公司都遭遇经营困境,参与过《战狼》《长津湖》特效制作的非凡影界去年亏损6000多万,《长空之王》、剧版《三体》的幕后特效公司VHQ北京分部体量大幅缩减;数字王国也将产能大量转移到了印度……
更多的特效公司早在前年、去年就陆续倒下,河豚君曾经报道过这些特效人员大量都转行去了游戏行业,甚至引发MORE公司老板徐建的担忧。
一位网大制片人告诉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去年很难找到人做特效,上游没项目,下游的特效公司倒了一大片,最后他手上的项目特效都延期了半年以上。
“来应聘的人十个有九个被上家公司欠薪。”华创聚彩创始人袁龙发现,“很多年前都是公司找人,不管会不会,愿意干就可以教,去年都还很难招到人,但今年市场上明显已经人才过剩。”
国外的视效公司也不好过,由于好莱坞大罢工,《奥本海默》背后的视效公司DNEG裁员、降薪,工业光魔宣布关闭新加坡工作室,超过300名雇员受影响。
今年影视行业的关键词是回暖,但视效公司的春天似乎还远没有到来。
低价竞争、尾款难结,特效行业的“老大难”
特效行业的一些问题,已经成为行业讨论多年的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