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a
当下的高端冰淇淋市场充满反差感。
一边是钟薛高、哈根达斯等老牌玩家接连受挫,市场声量渐弱;另一边是野人先生却逆势而上,2023年开放加盟后,2024年新添300余家店,今年前八个月更狂开近600家。
更反常的是它对价格的坚持,当下茶饮行业价格带已从几年前的“20元+” 集中下探至12-14元,Gelato赛道又涌入大批跟风品牌,野人先生却将单品定价锚定28元、38元,且能持续获得消费者买单。
在消费趋于保守、行业增长放缓的节点,它为什么选择“逆周期扩张”?当整个市场对价格愈发敏感时,这个品牌究竟踩中了什么增长密码?
带着这些疑问,剁椒Spicy走进野人先生位于北京丰台的办公区,创始人崔渐为开口的第一句话,便带着不加修饰的坦诚:“是不是没见过我们这么‘破’的办公室?”
与多数品牌追求光鲜的办公环境不同,这里的墙面没有精致的装饰画,取而代之的是2024年一整年的门店营收数据、“比武大会”排名,从季度业绩PK到单店评比,密密麻麻的字,透着一股“时刻在打仗”的务实感。
“这个已经是过去的数据了”,崔渐为指着墙面补充道,“现在我们更依赖数据的在线化展示,用飞书实时查看门店数据”,决策效率和信息直观度都得到显著提升。
这种作风,恰与崔渐为的经历一脉相承。创立野人先生前,他在一家意大利投资机构工作4年,期间深度参与了一家Gelato家族企业的收购交易,并协助其在北京三里屯落地多家门店。
此前被问及“进入投资机构前是否想过投身餐饮创业”,崔渐为直言“从来没想过”,但他始终相信,在某个领域最前沿的地方待得足够久,且探寻到最深处后,很大可能会想一辈子从事这个领域——对他而言,Gelato就是这样的领域。
对话当天,他穿着普通的黑色的T恤,衣服上写着“务实的浪漫主义”,这似乎也暗合了他的性格,既有谨慎、保守的一面,又不乏乐观、激进的态度,这种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司的独特调性。
“0融资”也是野人先生的标签之一,面对近期市场上 “已完成首轮融资”“筹备IPO” 的传闻,崔渐为给出明确回应:“现在传的‘已经融资’‘准备上市’,都不符合事实。”
在他看来,餐饮企业要走到上市阶段,需要大几千家甚至上万家门店的规模支撑,还得有稳定的盈利模型和标准化体系。“融资与上市从来不是‘要主动追求的目标’,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水到渠成’”。
野人先生的冰淇淋定价不算低。
招牌产品开心果风味Gelato售价38元,而榛子巧克力、大米、猕猴桃风味Gelato售价28元,“当天现做”的核心特质恰好踩中当下“反预制”的消费风潮,稀缺,且戳中人心。
可“当天现做,拒绝隔夜”的口号喊得越响,外界的质疑声就越多。面对质疑,团队的逻辑很直白,“敢喊出来,就必须能做到,否则早被消费者骂倒了”,这份底气更直接落地在门店,每家门头都装着发光字,昼夜亮着这八个字。
每日21点后的“买一送一”成了直观印证,排队的消费者亲眼见证 “冰淇淋桶卖空”的过程,哪怕早期偶有剩余时,也会全部送给商场保安、保洁或员工,“现在做了这么久,3个月就能摸清单店客流,基本不会有损耗。”
从客流构成看,21点后排队的多是商场工作人员与大学生,前者是高频接触的潜在客群,后者是“成长型用户”,这一策略甚至带动行业跟进,此后连DQ、哈根达斯等并非“拒绝隔夜”的冰淇淋品牌,也开始推出21点后的买一送一。
为彻底堵死隔夜的可能,野人先生还加了双重保障。一是门店全摄像头覆盖,从制作到售卖的全程可见;二是设立“内外部举报奖”,无论员工还是消费者,只要能提供门店留存隔夜品的有效证据,就能直接获得1000元奖励。
可以说,这家现制冰淇淋品牌,正用一套反常规逻辑,在速度与品质中站稳脚跟。
野人先生的营销表现早就在整个行业打响声量,“环保玉米杯”这类UGC内容频繁出圈,不少人默认背后一定有支专业且庞大的营销团队在操盘。
但事实恰恰相反,它不仅没有专门的市场部,品牌部仅3人,负责抖音运营的团队也才3人。就是这样一支小团队,却在抖音直播中“力压”喜茶、瑞幸频频拿下直播全国榜单第一。要知道,喜茶、瑞幸的门店数早已破万,而它的门店不足千家连这些头部茶饮品牌的零头都不到。
“抖音团队能做到行业顶尖,靠的不是请外部服务商,而是自己人硬学硬练”,崔渐为分享了一个细节,抖音板块的负责人,最早是管收银系统维护的女孩,疫情期间门店关闭,她主动报名做直播,从“没灯光、没脚本”的硬播开始,慢慢摸索出玩法。
“我们不依赖第三方,因为服务商赚了钱就走,你自己永远建不起能力”, 正是这种把能力扎根在组织内部的思路,让3人的抖音团队能打出 “ROI远超上万家门店品牌”的成绩,甚至让外界误以为是“30人大团队”。
在“流量必须即时转化、预算要追短期回报”的行业惯性里,野人先生的营销预算分配也显得格外反套路。
“很多网红店活不久,就是因为上来就想‘爆’,投巨量预算搞排队,结果泡沫一破就完蛋”, 正因如此,野人先生从不在 “投1万能赚回多少即时收益” 的短期ROI里纠结,反而愿意把预算持续投入地铁硬广这类慢渗透渠道。
对品牌而言,地铁广告的价值从不是立刻带单而是心智占领,通勤场景下的反复触达在消费者心里钉下“野人先生=当天现做的冰淇淋”的认知,“不讲什么即时回报,先投5年再说”,崔渐为态度明确,就是要走这种不计当下、着眼长远的营销。
这种重长期、轻短期的思路,同样体现在品牌的增长节奏上。
当被问及“如何给团队定开店目标” 时,崔渐为的答案出人意料,“我们对增长很佛系,这么多年从来没设过开店数量目标。”
在野人先生看来,餐饮最难的从不是开多少家店,而是规模扩张时能否守住最初的体验和品质,也正因如此,品牌把“打磨单店模型”当成一个重要使命。
甚至,团队沉淀出一套经过反复验证的单店标准,内部称之为“1357”模型:优先锁定购物中心一层,严格划定3小时原料配送圈,门店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左右,以7000元/平方米的坪效为单店盈利底线。
在多数新消费品牌靠加盟赚快钱时,野人先生花了13年打磨100多家直营店,近两年才逐步开放加盟。这个速度,放在动辄一年开千家店的餐饮行业里,慢得格外显眼。
2024年对野人先生而言,是里程碑式的一年,不仅品牌从“野人牧坊”正式更名,加盟扩张速度也迎来爆发,一年新增300多家门店,单年新增量直接超过前13年的门店总数,彻底打破此前直营为主的慢节奏。
在创始人崔渐为看来,这份爆发并非偶然,而是精准踩中了现制冰淇淋赛道的黄金风口,“2024年不是泛冰淇淋的元年,是‘现制冰淇淋替代工业化冰淇淋’的元年。”
这一判断,有两大标志性事件支撑。
一是品类内部的消费迁移。2024年,以伊利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化冰淇淋品牌销量明显下滑,而现制冰淇淋赛道却逆势上涨,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新鲜现做、无预制”的体验买单,这为野人先生这类品牌腾出了巨大市场空间。
二是茶饮行业10年教育的需求溢出。“茶饮行业已经营销了10年,用户早就养成‘逛商场必拿一杯饮品’的习惯,但现在,不少人会觉得,‘每天喝奶茶,有点审美疲劳’。”
“这时候,冰淇淋就成了最自然的替代选项。同样是即时消费、场景适配,却能满足新鲜感需求”, 崔渐为算过一笔账,哪怕只有10%的茶饮消费者把消费换成冰淇淋,也能撑起一个体量庞大的新市场。
正是看准这波红利,野人先生在2023年正式开放加盟,而此前积累的家底成了扩张的底气,“开放加盟前,我们已经有大几百号懂产品、懂运营的直营团队,能为加盟商提供全流程支持。”
截至目前,品牌门店数已达950家,预计9月底就能突破1000家,且绝大多数门店布局在客流密集的购物中心,精准匹配现制冰淇淋的核心消费场景。
尽管野人先生开放加盟的时间不算早,但品牌从一开始就认定,“冰淇淋这个品类是最值得加盟的”。
一方面,冰淇淋消费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有人的地方就有冰淇淋需求”,客群覆盖广;另一方面,野人先生通常开在购物中心内,这样的消费场景受季节、天气限制小,全年都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消费需求,有效规避了传统冰淇淋品类旺季赚、淡季亏的尴尬。
而野人先生2024年的闭店率数据是0.2%,达到了业内罕见的低位,除了踩中需求端的红利,更离不开两大关键支撑。
其一,对加盟商的精准筛选与借力。
据介绍,野人先生“很多加盟商都有3年开5家以上奶茶店的经验,他们已经完成了‘职业加盟商’的建设,有专业化的判断能力,转做冰淇淋店时,对选址、运营、成本控制的理解都很到位,上手非常轻松” ,几乎无需适应期,本质是吃到了奶茶行业10年发展沉淀的“加盟商溢出红利”。
其二则是极致的租金成本控制。崔渐为透露,野人先生的门店租金成本比头部茶饮品牌少10%左右。“不追求‘黄金点位’,而是严格按照‘单店盈利模型’选铺,只要租金控制在合理范围,门店盈利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
为了找到符合标准的铺位,品牌愿意花足时间,从铺位初步洽谈到门店正式开业,通常需要三个月,而投资回报周期控制在一年半内。
而着眼另一侧,品牌的高速扩张也并非毫无挑战。
“去年8月我过得很煎熬”, 崔渐为回忆起扩张初期的混乱,从“每月几家店”到“每月几十家店”的十倍增长,仍有清晰体感。
“那会儿团队里不少伙伴都在超负荷工作,部门架构齐全、工程骨干核心岗位也没缺人,但过去只需要对接5家店的筹备、运营,突然要扛下50家店的需求,人手立刻就不够用了。”
也正是在应对这份扩张压力时,团队注意到飞书在霸王茶姬、蜜雪冰城、奈雪的茶、茶百道等头部茶饮品牌中渗透率极高,几乎成了这些品牌规模化管理的标配工具。
从去年起,野人先生开始将飞书用于门店运营与公司内部管理,尤其借助飞书的多维表格功能,他们把开店全流程搬到了线上,今年品牌已经全面切换到飞书体系,甚至门店视频监控的管理,也通过飞书的相关功能实现。
“我们更像40、50年前的星巴克”,崔渐为说,野人先生不学星巴克的门店规模,要学它“深耕品类、重塑消费习惯”的底层逻辑。
星巴克的中国路径是最好的参照,刚进入时,咖啡还是“小众洋饮品”,前15年甚至持续亏损,但它用20多年把咖啡店从社交场景推成日常刚需,带动瑞幸等品牌跟进,完成咖啡品类的全民普及。
而野人先生想做的,正是现制Gelato的“星巴克式启蒙”。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崔渐为给出了清晰的定价逻辑,核心是“跟哈根达斯拼性价比”,哈根达斯80克冰淇淋球卖40元,野人先生130克28元,且是当天现制的新鲜品质,“这份满足感,才是复购的关键”。
他坚决反对低价拓市场。“品类扩容从不是靠低价”, 崔渐为举例,“茶饮行业在植脂末时代卖3-5元,十几年没有起色,直到喜茶做高端定位,用‘健康、年轻、酷’的价值感破局,才带动整个新茶饮行业爆发。”
在他的判断里,现制冰淇淋还处在发展期,过早打价格战只会让行业陷入低质内卷,“现在商场里奶茶店有 10-20 家,冰淇淋店才1-2家,完全是增量市场,没必要抢存量。”
“前端喜茶化,后端蜜雪冰城化”,野人先生这样概括自己的商业逻辑。
前端像喜茶一样做足调性与体验,抓牢用户感知;后端像蜜雪冰城一样抠成本、建壁垒,夯实扩张根基,两条腿走路。
“喜茶化”核心,是用创新,把体验做透。野人先生团队围绕“现制Gelato”的特性,打造了三个标志性体验动作:
一是试吃迭代,10多年来从1.0升级到5.0版本,核心不是简单促销,而是让用户亲口尝出“当天现做”的新鲜;二是原创小翅膀托盒,最初是为解决无添加冰淇淋化得快的痛点,如今已成为行业通用设计;三是专利玉米杯,100%环保可降解,手感温润,富有艺术美感。
而“蜜雪冰城化”,则是被逼出来的供应链硬实力。
外资品牌做冰淇淋无需复杂供应链,比如哈根达斯直接配送成品冰淇淋,冻柜一摆就能开门营业,但现制Gelato要实现“当天现做、无添加”,从原料到设备的整套供应链,都得重新搭建。
崔渐为坦言,野人先生的供应链能力,是被逼出来的行业稀缺品,早期做现制Gelato时,意大利进口设备一套要50多万元,单设备成本就足以压垮中小品牌,而现在设备成本已经降到了5—6万元。
原料端也在突破,“当初找牛奶时发现,市场上的牛奶根本达不到我们的标准”,野人先生甚至从养牛切入,说服中国农业大学的养牛专家(院士弟子)成为合伙人,自建牧场,把控奶源。
这也是品牌早年定名“野人牧坊”的原因,创业初期,先从养牛建牧场起步,“牧坊”二字正是为了传递原料从牧场直达门店的特点;直到去年向大众化转型,才正式更名为“野人先生”,更贴合陪伴用户日常的品牌调性。
支撑起950家店的底气,正是这15年“先建根基再扩张”的积累,崔渐为说,团队从没想过做小生意,反而带着理想主义按“大连锁”标准铺路。
不过,随着品牌声量变大,行业内的快速模仿成了一大威胁,不少品牌直接抄袭其海报设计、产品形态,试图借现制冰淇淋的热度分走市场红利。
面对行业里跟风品牌,野人先生的态度是“懒得管,也没必要起诉”。
崔渐为的逻辑很通透,一方面,模仿者的跟进其实推动了行业进步,更多人开始用鲜牛奶、新鲜水果,对整个现制冰淇淋品类正向助力;另一方面,靠抄袭生存的品牌,没有自己的核心能力,终究成不了大事,没必要浪费精力。
可见,即将达成“千店”里程碑的野人先生,始终在走星巴克当年的慢路,不急于争抢短期市场红利,而是以长期主义持续打磨现制Gelato的品类价值,企图像咖啡一样,走进更多人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