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周
数字人的这一年,还在不断进化。
随着技术的革新,人们发现数字人的外型越来越真实。服务型数字人的涌现,让人们看到了这项技术的实用性。而虚拟偶像数量的增加以及中之人所带来的诸多衍生问题,使得人们意识到虚拟与现实正在不断融合,数字人的伦理问题近在眼前。
与此同时,Meta为人们描绘的个人虚拟形象与元宇宙的融合,恰恰印证了数字人的内涵还在不断扩展。在中国,一些企业希望能够利用自身的技术实力,助推数字人再上一级台阶。
近日,本壹数娱联合影眸科技、凌迪Style3D共同研发了一款“标杆级”超写实数字人,并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期间完成首次亮相。
这款虚拟人采用了影眸科技独家的光场扫描技术,结合本壹数娱的动画中台管理技术,以及凌迪Style3D超写实布料3D仿真技术,使得这款超写实虚拟人的皮肤精度达到了16k毛孔级别的呈现,且表情动态细节达到了微表情级别。
熟悉娱乐资本论朋友们都清楚,此前我们曾经多次和本壹数娱探讨有关虚拟偶像的问题。本周,借着新型超写实数字人发布的机会,娱乐资本论与本壹数娱创始合伙人刘晨飞、本壹数娱CEO陶茜、影眸科技创始人吴迪和凌迪合伙人陈梦婕等多位高管坐下来,好好聊了聊数字人的现在和未来。
以下为娱乐资本论与本壹数娱、影眸科技和凌迪三家公司高管的专访实录:
数字人成为刚需,三家合作树立行业基准
娱乐资本论:本壹数娱和影眸科技起初为什么想要进军数字人领域?
吴迪:我是从2016年进上海科技大学就一直在数字人领域做科研。影眸科技的终极目标是想把数字人打造成为每一个C端用户接入元宇宙的入口。这个也是影眸科技的主要规划。
刘晨飞:本壹实际上还是和所在的行业有关系,原来在动画和影视行业都有自己的积累。我们认为有了好的技术,整合自身能力和客户群体,可以释放更大的能量。技术和应用,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共生的关系。数字人可以说是制作领域一个比较难的工序的集合。把数字人的问题攻克之后,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同时,数字人的技术还能反哺到其他领域,对本壹而言是非常受用的。
娱乐资本论:那么,数字人技术对于当下的社会而言,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刘晨飞:数字人技术对于当下社会,最具竞争力的其实是它已经逐渐变成人们的刚需。未来在元宇宙中,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虚拟形象作为替身。我们其实希望数字人技术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游戏里的NPC、柜台的银行职员和景区的导览本质上发挥的都是数字人的功能性,这也是本壹和合作伙伴们一直在强调的事情。而这些功能型的数字人,他们最大的优势是不会出错,所服务的行业更需要他们不会出错。
之前聊虚拟偶像的时候我们也聊过,人们常说“虚拟偶像不塌房”。但是,如果我们做一个类似于老师的数字人,传授了错误的知识就会很麻烦。提供金融服务的数字人也是一样,开卡信息录入错误我想没有人会接受。
目前,人力无法满足的现实需求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不可能一周七天实时在线;二是一旦需要依靠人力,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失误;三是人工服务的形式无法做到更加多元。我们现在正在测试的内容,就是要用数字人来代替一部分人力,从而更进一步满足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