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再冷,也冻不死中国的天使 ——第六届黄浦江论坛,吹响中国天使投资人的集结号!

「寒冷的冬天,不到黄浦江论坛露下脸,别人还以为我冻死了呢。」



「寒冷的冬天,不到黄浦江论坛露下脸,别人还以为我冻死了呢。」


谈及参加黄浦江论坛的原因时,一位投资人打趣地说道。


2019 年资本寒风中,天使们是逆风折翼还是抱团取暖?都不是……


这股寒风中,有垄断资源、有技术、有市场的大户人家,门面还在但也不见得好过,而风雨中前行的企业却随处可见。


滴滴裁员、宝宝树裁员、Keep 裁员,京东、百度、阿里巴巴裁员停止社招工作,锤子破产、多家大型健身机构倒闭,成立 21 年的韦博英语倒闭,几百家房地产企业破产……


而作为企业发展输血站的基金、投资机构,2019 年也很难熬。


据 Wind 数据库显示,截止到 11 月 13 日,2019 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的新募基金只有 388 支,募资总额只有 1798 亿元。曾被说是最冷资本寒冬的 2018 年,新募基金也多达 2182 支,募资总额高达 11513.84 亿元;2017 年则分别为 3114 支、10946.5 亿元。甚至 2010 年,这一数字都是 710 支,3142.93 亿元。这就意味着,2019 年新募基金数量、募资总额同比下降幅度超八成。


2019 年,不仅募资难,退出也难。科创板让大家看到了新的曙光,但也是机中有危,51 个科创板上市企业,6 个破发,破发比例高达 11%。而科创板所带动的注册制,也将在未来让二级市场的估值体系会发生巨大变化,IPO 也不一定意味着投资成功。


在寒风吹过后,那些能够给创业者开出第一张支票的投资人,他们投项目的方向也在寒风中转向了吗,转到哪了?


在资本寒风中,抱团不动取不了暖,找对方向才能走出寒风


募资难+退出难+估值倒挂+「毒」角兽+估值下调+中美贸易摩擦+裁员潮+消费降级等多重挑战中,中国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天使投资人们,要聚在一起。是抱团取暖?呆着不动,暖不了反而会被冷死,一起出力搭个人梯才能看清方向。


模式创新、流量生意……似乎已经远去,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而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快速融合,到下沉市场去寻求新的需求与动能,拼多多的快速崛起,移动支付新场景新技术的应用,高铁、通用航空、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的应用,都成为天使们新的方向。


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就在今年指出:


天使投资是穿越经济周期最好的工具,因为它投的是几年以后的事情,经济会在谷底待几年,我们要有耐心。在资本寒冬时,没有那么多的竞争,反而是现在的创业者可以开疆拓土的时候,资金效率反而更高。


当然,现在整个融资环境跟过去不一样了,投资人更加理性了,二级市场更加理性了,所以创业者要珍惜融到的每一分钱,花到刀口上。节省子弹最好的办法,就是专注在你做的事情上,先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要做减法,要有耐心。


天使投资人:资本寒冬往往就是市场下一次爆发的节点


在资本寒冬中天使们还要聚会、还要办天使投资人的黄浦江论坛,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


天使投资是要成为敢于给创业者开出第一张支票的人,而在资本寒冬中,依然在很多领域、有很多企业充满机会。


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新一代技术逐渐落地到不同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都在发生变化。对于未来,中国的天使投资人仍充满信心。


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创始人杨守彬认为,只有提前为寒冬做好准备,升级到下一个周期与时代,才能活下去:


现在整个创投行业比较困难,氛围比较沮丧,这是客观真实的。行业箫条背后唯一真正的原因是它曾经过度繁荣。前几年,什么人都能拿到钱,什么人都在做投资。能不能创业的都来创业,懂不懂投资的都来投资,怎么可能都成功呢?这个现象本身很反常,今天只是回归到真实。两年前我们就开始布局产业基金了,那段时间,我接受采访就讲了:未来两三个合伙人带着十几个投资经理的投资时代一去不复返。


很多人觉得我这个思维有点太悲观了,其实只是预见了今天的困难。那时我就开始做产业布局,用产业换资本,用资本来推动产业发展,重仓智能新经济。现在整个投资圈困难的时候,正好是做好准备的我们出发的时候。不仅是创投,现在很多行业都在发生深刻的升级运动。留在旧时代的,最终就慢慢消亡,或者直接被碾压淘汰。谁升级到下一个时代谁就赢了。一定要在夏天做棉袄,为过冬做好准备。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对于当前的资本寒冬认为只要穿过周期,就能够迎来复苏:


1999 年我踏入互联网行业,之后赶上了互联网泡沫破灭,但是 1999 年到 2001 年诞生了 BAT;2008 年经济危机,又一次资本寒冬,结果是移动互联网的大爆炸。逢 8 的年份进入低谷,逢 9 的年份最难,逢 0 的年份开始复苏,逢 2 的年份走出来,历史就是这样不断重复的。无论创业也好投资也好,寒冬从来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坚持,做时间的朋友。创业者一定要学会用长期主义来看待周期问题。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不只是你在低谷期或是爆发期进入这个行业,更多的是你坚持在一个行业里做好自己,用长时间的铺垫和熬得住寂寞的心态去捕捉机会。


金慧丰投资董事长周丽霞也认为,在寒冬中投资机构更要踩准时代的节拍:


金慧丰投资 2010 年成立至今的 9 年当中,我们感受到 2017 年以来是越来越冷。对于机构而言,日子也是越来越难。创投机构跟做企业一样,本身也是一个企业。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把这个机构当做一个企业去运行。我也需要非常好的合伙人、非常优秀的团队,同时也需要有非常优质的产品出来。我们的产品是什么?就是我们投出来的项目,项目当中也是有好有坏。不同阶段侧重方向不